以治疗白癜风为主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0/9084464.html说到潮汕,相信很多人会想到的标签就是“潮商”“功夫茶”等,其中不得不提的,潮汕的“功夫茶”文化,源远流长,更是随同潮商的文化遍布四海八方。一个正宗的潮汕人,一天的生活离不开茶,然而很多潮人,虽喝茶却也不懂茶,对茶的渊源也不甚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潮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茶的“前世今生”。
凤凰单丛茶:凤凰单丛是潮汕地区的特色茶叶,属于乌龙茶类,一般出产于凤凰镇凤凰山,也因此山得名,凤凰单丛是统称,细分下来是有很多品系的,根据叶态、香气等可以分很多种,如“鸭屎香”“肉桂茶”等都是单丛的一类。据记载此茶源于南宋末年,相传是宋帝赵昺逃难至潮州乌岽山,口渴难耐,侍从识茶,采此新鲜茶叶让其嚼食,嚼后生津止渴,精神倍爽,赐名“宋茶”,后人称之为“宋种”,广为栽种。明嘉靖年间已成为朝廷贡品,到清同治、光绪年间,经过长期细心观察和实践,茶农从数万株古茶树中,选育出优异单株并加以分离培植,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单丛茶”由此出现。
大红袍:此茶产于福建武夷山,也属于乌龙茶,有“茶中状元”之称,是中国十大名茶的武夷岩茶类,武夷茶也是一个统称,像另一种常见茶“水金龟”,也是同属武夷茶类,暂不做展开。大红袍作为武夷茶类的名角,其得名相传始于年的明朝洪武年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铁观音:铁观音茶也是乌龙茶类的代表,同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潮汕地区也是相当常见的茶种,如安溪铁观音的经典包装,现在仍然畅销,铁观音同样也品种多样,总体以汤色金*,服后口齿回甘而见长,而其“铁观音”之名也有多种说法,其一为乾隆赐名的“王说”:相传乾隆年间官员,安溪西坪南岩人王仕让,在南山之麓修有一座名为“南轩”书房,栽种了一株与众不同的茶树,其产出茶叶品质极佳,乾隆六年王仕让奉诏入京,将此茶献于礼部侍郎方苞,方苞品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吏,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其二为“魏说”:相传康熙年间,安溪尧阳松岩村有个老茶农魏荫,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每日以茶敬奉观音,一日夜里,他梦见来到溪涧旁,在石缝中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茶树,第二天他便前往找寻,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于是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家中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所得,取名"铁观音"。
茶作为一种保健待客的符号,更是一份文化的载体,深深烙印在很多潮汕人的心中,让我们在这浮夸嘈杂的当下享受须臾片刻的清宁,是时候休息一下,来一杯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