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94583.html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脍不厌细,老祖宗传下来的饮食智慧,是食物要精制细作。
脍,指细切的肉。还特意指代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食物。
不少鱼贝类,在食材新鲜,安全可靠的情况下,生吃别有一番滋味。
如,冰鲜的金枪鱼生,生吃入口爽滑、劲道,将其烹饪熟透后,这般特殊的口感风味就丧失了。
烹饪的做法,对于食材的风味呈现,有着直接影响。
喝茶也是一样,不同泡法之下,得出来的茶汤,风味完全不相同。
前段时间,给位老朋友捎去了点茶,其中就包括一饼好评度很高的老寿眉饼。
相识了多年,老友对这些茶的评价,倒很直接。“那饼老寿眉喝着,感觉味道有点淡,喝起来没滋味。”
这是什么情况!这零差评的老寿眉喝着还没滋味,那得是什么好茶,才能入得了这位老兄的法眼?
于是乎,特意抽空跑了一趟,喝茶叙旧,顺便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一探究竟。
亲自跑一趟果然有收获,原来啊,问题竟出现在泡茶的方法上。
下面就来看看,到底这位老兄用了什么泡法,连好茶喝着都感觉没滋味?
《2》
好白茶错误泡法一:用紫砂壶泡!
暮春的午后,闷闷的下过了一阵雨。
骤雨初歇,急雨停住后,方才来到朋友的茶室。
这时,朋友招待着几个客人,已经泡过了好几冲岩茶肉桂。
闲聊一会后,老友拿出了那饼老寿眉,撬开一块,放入了一旁的紫砂壶泡。
那把紫砂壶,造型别致,泥料看着不错,是老友特意托人从外地请师傅做的。
但,紫砂壶好看归好看,但不适合拿来泡白茶啊。
由于还有别的客人在,这话也就没有直说。
心想着,既然来了,不妨好好喝一喝,这紫砂壶泡出来的老寿眉,味道是不是真的淡?
冲泡白茶,最为适合选用的茶具,其实是用白瓷盖碗。
外表覆有釉面的白瓷盖碗,质地细腻,不容易吸附茶香和水香,能一冲又一冲,将白茶的本真风味呈现出来。
而紫砂壶,材质比较特殊,看着外表光洁的紫砂表面,内在其实分布着无数细密的孔缝,是像是月球表面一般。
紫砂的毛孔,经过烫壶温杯,在热力的作用下,更为舒张。
正式注水泡茶后,这些舒张的、粗大的毛孔,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大嘴,会疯狂的吸收茶汤中的香气和滋味。
如此一来,泡出来的茶汤,其实已经是被紫砂壶喝过一次的,好茶中的精华物质被它吸走了大半。
果不其然,喝到朋友泡出来的老寿眉后,原本用盖碗泡茶,能在杯盖中清晰捕捉到的甘和枣香,茶汤中的醇厚感,变得踪迹难觅。
茶汤入口,轻轻柔柔的,细啜之下感受不到内容物,汤水很薄,并且茶汤中能感受到的香气很弱。
揭开壶盖细看,偌大的一个紫砂壶里,老友只投了一小块茶饼进去。
茶饼撬得略厚,经过两轮注水冲泡后,还没能彻底舒展开来。
那饼老寿眉,在撬饼的过程中,没有撬成适量的茶饼薄片,厚厚的块状茶饼,阻碍了内在茶味物质的释放。
再加之,投茶量过少,茶水比例不协调,进一步影响了茶汤的滋味。
《3》
好白茶错误泡法二:投茶量过少!
泡茶,若想泡出不浓不淡,滋味正好的茶汤,在投茶量的把握上,需要做到恰到好处。
如,一个标准容量的ml白瓷盖碗,用来泡白茶,投茶量以5克干茶为宜。
而若是用来冲泡武夷岩茶,则需要投入8克的干茶条索。
相比起白茶,武夷岩茶大多是单独泡袋包装,8克一泡袋装,省去了不少泡茶称重的麻烦。
这位喝了多年岩茶的老友,泡茶的时候,少有用克称称茶的习惯。
在撬那饼老寿眉,进行投茶时,自然而然,凭着手感来定。
殊不知,他那把造型独特的紫砂壶,内在的容量足足有ml-ml。
这样一来,若是只搭配上一小块老寿眉饼,得出来的茶味,自然不够味。
投茶适量,需要根据茶友们在日常喝茶过程中不断摸索,结合个人喝茶口味,方能得出最为适合自己的投茶量搭配。
对于日常喝白茶来说,除了需要主要盖碗泡茶的投茶量搭配外,还需要根据茶具的调整,及时调整投茶量。
不同的茶具下喝白茶,由于茶与水的接触时间不同,茶味释放的不同,投茶量的多与少,自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像是ml盖碗冲泡,投放5克白茶干茶能得出适合大部分人喝茶口味的出汤;
换作是用玻璃杯泡的情况下,一个常见的ml玻璃杯,用来泡白茶,搭配上1-1.5克白茶干茶即可。
投茶适中,方能得出好滋味。
若不然,投茶过量,茶味容易过浓,过重。
投茶量过少,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又会有明显的不足,像是今日这位老友泡茶,投茶量显然就是没有够量。
再加上,这位老兄的撬茶饼功夫还没有练到家,将茶饼直接撬成了块状,而非薯片般的茶饼薄片。
撬成块状的茶饼,茶味本身就不好释放,加之投茶量过少,茶水比例不均衡,得出来的茶味,自然容易淡。
《4》
好白茶错误泡法三:用温水泡茶!
三五好友闲谈喝茶,是件舒心的事情。
今天看朋友泡茶,一时聊天兴起,烧水壶内的水,还没有重新烧开,就端起来泡茶。
壶内的水,前不久泡岩茶的时候,之前烧沸过,这会温度早已下降。
等到注水冲泡那款老寿眉时,烧水壶内的水,温度只剩下了七八十度。
用这样的温度泡上了年份的老寿眉,真是暴殄天物!
对于内质丰富的白茶来说,泡茶水温最为适宜的温度,是用℃的沸水。
好茶不怕开水烫。
唯有如此,深藏在白茶内部的茶香物质和茶味物质,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借助沸水的温度作用,能将白茶深处的茶多糖、果胶物等养分物质逼发,为茶汤带来更为淳和的滋味。
与此同时,沸水的高温作用,能让白茶的芳香物质,得到更为全面的释放,让白茶可以喝起来更香。
经过岁月力量的老寿眉饼,单是嗅闻干茶,就已经跟闻出沉郁的药香,亲切的陈香,甘和的枣香等。
老茶饼内含的馥郁茶香,沸点有高有低,有沸水冲泡,更能让其茶香物质错落有致的释放出来。
而用温水泡白茶,对于内质丰富的好白茶来说,实在是对于茶味的极大浪费!
《5》
在老友的茶室里,喝过了几杯茶后。
上一波的客人起身告辞。
于是乎,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友,这饼老寿眉之所以喝起来味道淡,问题就出在他的泡茶手法上!
老友不信邪,说他泡了这么多年茶,怎么会将茶泡不好呢。
闲扯辩论了一番过后,决定亲自给朋友泡茶,以还老寿眉公道。
洗了盖碗和茶杯,烧水泡茶,重新撬了适量的老寿眉茶饼薄片,开始注水泡茶。
按部就班下来,这款老寿眉的茶汤滋味,恢复了正常。
喝过茶后,老友果然就服气了,这茶香气原来这么好哇,茶汤还挺稠的。
但话锋一转,那位老兄继续说道,这白茶中的老寿眉,味道还是不够重,至少喝着没有岩茶那么有味。
听闻这话,真是哭笑不得。
到了这儿,这款明明零差评的老寿眉,为什么喝了会感觉滋味淡,最终真相终于大白。
原来这位老兄,不仅是泡茶方法没有做对,而且在喝了多年岩茶之后,喝茶口味口味较重,并不适应白茶。
老寿眉喝起来感觉味道淡,找了半天原因,最终没想到竟然是朋友喝不惯。
看来,这饼老寿眉被评价成味道淡,实在堪比窦娥冤!
《6》
各花入各眼。
一款人人交口称赞的好白茶,自己喝茶的时候,觉得不好喝,背后可能的原因,实在很多。
遇上这样的情况,可不要急着下定论,认定白茶品质不好,而是要多找准原因。
仓储不当,白茶发生了跑气与受潮,风味呈现会受到影响。
冲泡不当,茶具选不对,投茶量不搭,茶味同样达不到一个好状态。
到了最后,茶分六大类,种种各不同。
喝一类新茶,若是觉得其不好喝,不妨将个人喝茶口味考虑进去。
对待事物的看法,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情况实在很常见。
就像是榴莲,爱吃的人,为之深深着迷。
不喜欢吃的人,对其唯恐避之不及。
是以,遇上一款喝起来感觉没滋味的白茶,可要好好找准原因,以免冤枉了好茶!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