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年,我们聊一聊关于牛栏坑肉桂的尊严 [复制链接]

1#

这个标题往那一放,就让今夜的Y老师特别性(yi)感(ben)撩(zheng)人(jing),其实这个话题的灵感来源于网综,乐队的夏天。

游戏规则很套路,三十多组国内顶级乐队首场入围十五名,心机的节目组把新生代和地方草根乐队放较前的出场表演顺序,把中国摇滚界的老炮级乐队压轴pk晋级出场。当老炮级乐队登场时,MC马东说,“剩下的乐队,对他们来说晋不晋级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如何能够尊严的冲进这个榜单。”

这一句话,就把那些有资历卖故事、讲情怀、永远活在自己过往辉煌历史的老炮们的嘴给封住了,毕竟只要是符合人类审美的表达,从来都不需要任何资历的阶级划分。

这跟我们聊岩茶的时候是一样的。

无论是论资谈辈的传承人,还是新晋九零后制茶师,是历史记载的老茶地,还是独立标杆的小山场,只要是符合香清甘活的,就是一泡好岩茶。

当市场越丰富、喝茶的你愈发包容时,对于那些市场上一度主流爆款的老炮级岩茶来说,就是开始如何“有尊严”的坚守领地的时候。

年,这个话题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牛栏坑肉桂。

1.牛肉

究竟是流行爆款,还是向经典致敬?

今年是我们跟踪记录牛栏坑肉桂的第四年,这两年无论是采访山场主还是吃瓜同学,见到我们最爱问的就是“牛栏坑还能火多久?”、“牛栏坑真的有那么好喝吗?”“下一个火的会是什么?”

这些问题就像今年高考的数学题一样,Y老师我一个都答不出来。

首先,是牛栏坑还能火多久?

作为三坑两涧之首,牛栏坑山场无论是从坐标、植被、甚至是青叶的运输条件都是被偏宠爱的,可历史上因牛栏坑而“不可思议”的却是水金龟,而非肉桂。

上周Y老师还喝了一泡年用牛栏坑肉桂为拼配原料的大红袍,换如今谁不把它当作是家里的顶级宝贝对待,怎么舍得作为大红袍的拼配佐料呢?

况且肉桂也是80年代之后才培育兴起的品种,从某种程度上说,“牛肉”这个组合,并不是历史记载延续下来的经典款。其火热程度连一个十年的任务都未完成。

按照时尚圈定义时尚的标准,流行爆款一年一个元素,但五年会有一个轮回。

比如今年流行灯芯绒背带裤,如果你赶不及穿就已经过时的时候可以考虑压箱底存放个五年,五年后若你还没中年身型走样的话,这条灯芯绒背带裤还将成为一条好汉。

经典款就不同了,LV的经典老花,老得都已经“老花”了依然还是那个定格的姿态。

岩茶的流行款或许不如时尚界的商业运作来得成熟,但随着牛栏坑之外更多独立小山场的挖掘,加上稀有品种、单采单做等多种形式的加入,让岩茶的昂贵有了更多表达的可能,“牛肉”能否依然保持着昂贵岩茶的标杆,从网红成为经典代表吗?

我当然不知道。

毕竟今年我们才第四年,距离百年经典的老字号,还有九十六年。

至于牛栏坑真的那么好喝吗?

这让我想到了刚刚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文科生的逻辑链:喜欢《奇葩说》,于是喜欢薛教授;于是喜欢薛教授的经济课;于是喜欢买经济课里提到的书…于是竟然买了《国富论》。

就像文科生看得懂国富论的疑问一样,文科生的评价体系从来都不具备客观的职业操守。

Y老师的逻辑链是:喜欢一群创业的小伙伴,于是入了岩茶的坑;因为人生第一个山场是从牛栏坑的记忆开始的,于是这个山场的风味就成了我喝茶味觉启蒙;于是牛肉对我而言就像我们南方人吃米饭似的,没有这个诱人的碳水化合物,吃什么都没有了力量。

所以文科生没有逻辑链,只有固定宫的一个单细胞,只要是喜欢的那就是赖以生存的日常。

你问我好喝吗,我说的根本不算。

于是你还要问我,下一个会火的是什么?对于一个完全没有逻辑链的文科生而言,牛肉俨然是我心目中的经典款,其他火什么还重要么?

2.牛肉

究竟是山场至上,还是用等级说话?

熟悉我们真(tao)诚(lu)的同学都知道,今年是我们集萃牛栏坑系列的第四年。

·这是年的七户山场主人

记得我们第一年出集萃系列的时候牛栏坑还是话题榜的TOP1,当时好多人跳出来嚷嚷,“牛栏坑山场主人绝不止七户,凭什么你们觉得这七户就代表了全部”、“陈孝文都没有这也算牛肉?”……

顶着舆论的压力,我们继续做了集萃慧苑坑、集萃马头岩,全是大写的七户,虽然这七户的山场主人不能代表山场的全部,但因为连续几年的跟进有了更多的信任。

这些信任,可以解决同学在选购体验时的几项参考指标。

1.这是什么“牛肉”?

这句话如果用我平时生气的语气表达,可能像在丢着瓜子壳骂人。

因为“牛肉”很火,去过牛栏坑的人都知道,我们所认定的牛栏坑坑上的牛肉从景区入口到天心寺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