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一篇讲清六 [复制链接]

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茗也。

纵观看,茶叶的分类方式有非常多。

按季节分为春茶,秋茶,像铁观音就有春水秋香之说。

按产地分有闽茶,浙茶,滇茶等。

按形态分,有散茶,有紧压茶等。

按销区划分,有内销、外销、边销(蒙藏等少数民族爱喝的茶。)

古语有,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新闻有,投之以蒙古羊,报之以青砖茶。

游牧民族的饮食里,肉奶等占比多,蔬菜吃的少。

为此“羊来茶往”,确实是件贴心的回礼。

茶元素,在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

不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

一日不可无茶,是很多朋友的真实生活写照。

然而,提到众多茶叶之间的分类,仍是让不少人陷入了一头雾水中。

绿茶红茶是按不同颜色分吗?

还是说,用绿茶树做出来才是绿茶,红茶树做出来就是红茶?

为什么白茶看起来不太白,为什么还叫白茶?

乌龙茶到底又是什么茶?

上述有关六大茶类的基础分类知识,下文就来好好细说。

《2》

基础答疑解惑,快问快答篇

1.绿茶、红茶是按颜色分吗?

并不精准。

绿茶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不同绿茶之间,外观颜色从*绿到翠绿,墨绿,不尽相同。

至于红茶,更不能简单将其认为为“颜色红的茶。”

以正山小种为例,它的干茶条索是黧黑,栗色为主。

而并非像香山红叶红满天的“红叶”状。

2.绿茶树做出来的是绿茶,红茶树做出来的是红茶?

不一定。

茶圈的历史上,曾有“绿改红”的特殊阶段。

大部分的绿茶与红茶,没有特定的茶树品种要求。

比如,杭州的西湖龙井(绿茶)与九曲红梅(红茶),它们的原料可谓一母同胞。

它们的茶青鲜叶原料,来源自同一个茶树品种。

只不过谷雨前的茶鲜叶常用来炒制成西湖龙井,而九曲红梅用到的原料,芽叶的细嫩度不如绿茶高。

但考虑到茶树的适制性,不少知名的绿茶、红茶产品,有着具体的茶树品种规定。

比如,浙江的安吉白茶(绿茶),它的树种就是特定的,茶树品种名为“白叶一号”。

而武夷山桐木关特产的金骏眉(红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树种要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菜茶芽头为原料。

不然,脱离了特定的树种,达不到独特的风味品质。

3.从茶名看,可以认清六大茶类吗?

不靠谱。

比如,安吉白茶,名字带有“白茶”二字,但它实际上是正儿八经的浙江绿茶。

白毫银针是白茶,至于君山银针,则是*茶的代表。

大红袍,名字带有“红”字,但它实际上是闽北乌龙茶。

而英文名blacktea翻译过来,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黑色的茶”,而是红茶。

可见,光从名字上来认茶,认错的概率非常大。

4.绿*白青红黑,六大茶类到底是按什么区分的?

答曰,按不同加工工艺,从而形成了不同茶叶的氧化(发酵)程度。

不氧化(发酵)茶,绿茶。

轻氧化(发酵)茶,*茶。

微氧化(发酵)茶,白茶。

半氧化(发酵)茶,青茶(乌龙茶)。

全氧化(发酵)茶,红茶。

后发酵茶,黑茶。

六大茶类的区分,加工工艺是因,氧化发酵程度是果。

了解了因果来由,才是区分六大茶类的关键。

《3》

六大茶类的区分,细致介绍篇

1.绿茶

制作绿茶的基本工艺步骤,大致分为摊晾、杀青、造型、干燥等。

其中,杀青是关键的一步。

所谓杀青工艺,是趁着茶青鲜叶刚从茶树上采下来不久,就及时利用高温抑制茶叶内部的茶多酚被内源酶氧化。

从而,可以让绿茶保留最为接近新鲜茶叶的色泽与风味。

打个比方就是,饭店里用大火快炒、猛炒出来的绿叶蔬菜,端上桌后还能保持青翠动人的色泽。

是以,绿茶是不氧化茶。(茶多酚没有被氧化,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

六大茶类里,绿茶的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

比如,龙井、碧螺春、毛峰、毛尖等。

前文提到的安吉白茶,名为白茶,实为绿茶。

原因在于,它的茶树品种较为特殊,是一种低温变色树种。

在早春时期,茶树新发出来的芽叶呈现出玉白色,故得名。

但按它的加工方式看,却是典型的绿茶工艺无疑!

2.*茶

六大茶类里,*茶的存在感较为小众。

*茶的加工和绿茶相似,主要步骤有杀青、揉捻、闷*、干燥等。

日常生活里,一盘已经炒好的青菜如果继续闷在锅内,容易变成*绿色。

*茶的独特“闷*”步骤,本质是茶叶内部的叶绿素转变。

同时,伴随着茶多酚的氧化,生成更加稳定的叶*素、胡萝卜素。

从而让做出来的成品,拥有独特的色香味。

*茶的分类,可以进一步分为*芽茶、*小茶、*大茶。

其中,*芽茶里的君山银针、蒙顶*芽,较为出名。

来自洞庭湖的君山银针,和白茶里的白毫银针。

除了原料都以芽头为主,都叫“银针”外,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茶。

3.白茶

白茶的“白”,来源自芽叶上密布的银白色茶毫。

按白茶的国标看,并非所有的茶树品种,都适合制作成白茶。

芽头及叶片背面多白毫的大毫茶、大白茶,是白茶茶树品种的主流。

至于所谓的月光白、梅占白茶、铁观音白茶等,根本没有被国家标准认可。

除了树种的独特性外,白茶的工艺同样很特殊。

白茶的加工方式,主要是萎凋、干燥。

没有杀青、没有揉捻、没有炒制、没有闷*、更没有烟熏焙火等,从而让一款茶的原汁原味,更好的保留下来。

白茶的制茶过程中,长时间的萎凋是形成白茶独特风味的关键。

从生活当中的例子看,有些像做葡萄酒。

要先等葡萄部分脱水,才去加工。

或者类似做酸菜、咸菜,要将新鲜的蔬菜晾至半干的状态,再开始进一步的制作。

白茶的茶青鲜叶采下后,要及时摊晾,薄摊薄晾。

伴随着鲜叶的逐渐失水,茶叶内部不断进行的化学变化,为白茶的独特鲜醇甘爽风味形成,奠定基础。

按不同的采摘标准,白茶主要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

白毫银针毫香浓郁,鲜爽十足。

白牡丹花香盈盈,香清味鲜甜。

寿眉的花香草药香清扬,滋味醇厚,大众皆宜。

4.青茶

提及青茶,不少人会比较陌生。

但如果提到它的别名——乌龙茶,许多茶友瞬间就能反应过来。

乌龙茶的家族庞大,可以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台湾乌龙,广东乌龙等。

闽北乌龙的代表有武夷岩茶(武夷水仙,武夷肉桂,大红袍等)。

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最为出名。(是了,铁观音并非绿茶,大家千万别认错。)

台湾乌龙茶,有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等。

广东乌龙以凤凰单丛,凤凰水仙为典型。

六大茶类的笼统划分里,将乌龙茶(青茶)定义为半发酵茶。

其实,这种分类太过一刀切。

客观的了解乌龙茶,可不能将其理解为,红茶发酵到一半的茶。

实际上,青茶里氧化发酵程度轻的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等,接近绿茶。

而氧化程度高的东方美人茶,则接近红茶。

乌龙茶的基础工艺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

滋味丰富,种类繁多,工艺复杂,是乌龙茶的共性。

不能一概的以颜色区分,青茶的颜色就是青色。

像是武夷岩茶,从轻火、中轻火、中火、中足火、足火,能演绎出百变的风采。

随着焙火程度的加重,岩茶叶片中可见的“青”色部分,越来越少。

市面上的乌龙茶,大多数命名方式,是地名+茶树品种名。

如,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牛栏坑肉桂(武夷山)等。

但如果只给出一个茶树品种名,那么就不好断定它的分类。

比如,梅占。

它既可能是乌龙茶,又可能是工夫红茶,不能一概而论。

5.红茶

红茶的加工,与绿茶制作,反其道而行。

制作红茶时,并不着急杀青。

反而是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萎凋,再像揉面团那样,将茶叶细胞壁揉碎。

是以,在特定的温湿度环境下,茶多酚可以被多酚氧化酶充分氧化。

等到氧化到差不多的状态时,再经过烘干,便能成型。

红茶的揉捻/揉切工艺,相似打苹果泥。

植物细胞破壁后,没一会就氧化变成褐色。

因此,结合红茶的工艺特点看,它的氧化程度较高。

伴随着红茶的氧化进程,茶多酚进一步转化成茶*素、茶红素、乃至于茶褐素等。

但不同的红茶之间,氧化程度大不相同。

这点从金骏眉的金*汤色,对比祁门红茶的橙红汤色,就能看出区别。(氧化程度越高,茶红素的转化含量越多,汤色越深。)

传统红茶的加工时,鲜叶经揉捻搓成条索状后,再进一步干燥。

干燥的过程中,茶叶发生了美拉德及焦糖化反应,导致传统红茶外观为黑色。

比如,正山小种,坦洋工夫,九曲红梅,金骏眉等。

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制的滇红,采用了独特的阿萨姆茶树品种。

这类茶树品种的芽头肥壮且多茸毛,成品茶的芽头容易被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素等),染成金*色。

而年创制的高端红茶代表——金骏眉,在只采芽头为原料的同时,进一步工艺革新。

做出来的成品,*,黑,褐相间,七分黑褐,三分微*,那些芽头全是金*的,反而不是金骏眉正品。

从红茶的外观颜色看,从传统的黑褐二色,到金*色等,可见红茶的分类绝非简单的“红叶红汤”那么简单!

6.黑茶

黑茶同样经过了全氧化。

制作黑茶时,要先进行杀青,再进行微生物发酵。(渥堆)

渥堆时,将茶叶厚厚的堆放在一处,在特定的湿热环境和微生物影响下,将茶叶内质不断转化。

这一步骤,有些类似南方做甜酒酿时,要用到的酒曲发酵。

加工完毕后,源于黑茶的独特工艺特点。

在后期保存的过程中,黑茶可以长期储存,并且内质不断发生转化。

市面上常见的黑茶,有不少是以砖茶、沱茶、千两茶等紧压茶的形式。

这和它的发展史相关,历史上,黑茶的销售往往是销往边牧地区。

而经过紧压后,更方便长途的车马运输,便于储存。

黑茶的分类有不少。

如,熟普,茯砖茶,六堡茶,安化黑茶,藏茶等。

这次湖北省回赠蒙古国的青砖茶,就属于黑茶的行列!

《4》

茶叶的分类,并不能做一刀切。

*茶,并非是将绿茶闷*,那么简单。

而红茶,更不是所谓的“红叶红汤”。

了解过六大茶类的分类后,可以看出茶叶的分类,和茶树品种,加工工艺等,密切挂钩。

并非是,同一种茶树原料,按不同的加工方式去制茶。

就能够随心所欲的,做出绿茶、红茶、*茶、白茶、黑茶。

这背后,要考虑到茶树的适制性。

此外,茶叶作为农作物产品。

不少好茶,它们是是受地理保护的产品。

如西湖龙井,牛栏坑肉桂,桐木关金骏眉,太姥山白茶等。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像是贵州的龙井,肯定没有正宗西湖龙井的风韵。

可见,选好茶,要认准原产地+好品质。

并不是,只认一个茶名那么简单!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