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news.html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攀比是人类的属性。
比如,有一个初中同学,天天在群里晒她的钻戒。
然后,另一个初中同学,开始晒她又帅又多金的老公。
第三个初中同学不动声色地晒出了她的劳斯莱斯坐驾。
那一天班级群里集体失声。
那一天,李麻花喝掉了一泡慧苑老丛,决定去画一幅以前人家求了很久、许下重额酬金、但素材她极为不喜的画。
看吧,很多时候,人没有前进的动力,不是因为酬劳不够多,而是需要一个努力前进的理由。
对于女人来说,来自原生家庭不如自己、现在却远超自己的同性的刺激,比任何职场上的激励都来得直接猛烈。
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除了女人爱攀比,好像爱茶的人也很爱攀比。
每周末的茶聚上,都是各种争奇斗艳。
比如,我有九龙窠的肉桂,你就有牛栏坑的肉桂。
我有鬼洞铁罗汉,你就一定有慧苑老丛。
我有老丛梅占,你就会拿出30年黄旦。。。。。。
总之,有茶,有好茶,有奇特的别人都没有的好茶,是每个爱茶人的心愿。
好像有了这些攀比,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大家的识茶品茶水平,才会提高。
《2》
其实这些攀比,真不算什么。
村姑陈见过最没有质量的攀比,是比山的高度。
比如,村姑陈写,太姥山是福鼎白茶的高山产区,高海拔,茶青品质极优秀。其它产区,海拔都比太姥山低。
于是,就有人不答应了。
就有人说,太姥山高,能高得过我们青龙山吗?
咦,难道S师傅骗人,太姥山不是福鼎最好最高的茶产区?
打电话去质问,S师傅说,青龙山和柘荣接壤的一座山,那山虽然高,但山上却不种茶,是个国营的林场,种的是林木。茶树只种在山下,且面积还不大。不像我们太姥山的茶,种在山顶上。
哦,原来只是一座不产茶的山,那再高也没用啊。
要比山高,珠峰比谁都高,但它不产区,再高跟我们讨论茶叶的品质,又有什么关系呢?
青龙山的朋友们,你们只能说,我们有座高山,却不能讲,我们有座产白茶的高山。
种在高山脚下的茶,不是高海拔的茶哦。
高山茶是特指种在高山上的茶,可不能偷换概念,把高山脚下或者高山旁边的茶,都理解为高山茶。
村姑陈说太姥山高,茶好。那我家所在的山比太姥山高,理所当然我种在山脚下的茶就比太姥山好。
如果这么理解,那就是个悖论。
我们比的是高山茶,不是高山。
我们比的不是哪座山最高,特别高,世界第一峰。我们比的是哪座山气候好、环境好,种植的茶好。
是的,茶好,茶种在高山上,制茶工艺精湛,才是真正的好。
再高的山,茶不种在山腰以上,那也是白搭。
《3》
其实,盲目比山高的人,是因为没有别的优势。
纯粹来抬杠。
如果自己的茶果真品质好:
比如工艺好:纯日晒,薄摊,快摊,干度达标。
比如储存好:标准的仓库和设备,温度和湿度严格达标。
比如产区好:种在高山上,山区气候和空气条件好,山上土壤和水质好。
只要拥有上述条件中的任意一条,都可以不跟人家去比山高,随便挑一个优势出来,就能把别人比下去,怼趴下。
然而,没有。
只能候在一边,看人家说山高的时候,跳出来横一杠子:我山更高。
以为这样就能截个胡。
唉。。。
这简直是《水游传》里李鬼的即视感。
《4》
其实,就算福鼎真的还有山比太姥山高,就算这山上种满了茶,并且所有茶都种在山顶上,也未必就比太姥山的茶好。
太姥山的茶好,并不是一味地只占着“山高”这一个优势。
它还有土壤好,地理条件好,气候好,工艺好这几个特点。
首先,太姥山的土壤品质是别的茶山的土壤所不能相比的。
就像武夷山三坑两涧的茶山,土壤是砂粒壤,山上的风化岩层被雨水淋下,给土壤里浸润了丰富的矿物质,这样独特的地理条件,才能生长出“牛栏坑肉桂”、“慧苑老丛”这样优质的岩茶。
太姥山的土壤,一样是通透性极好的砂粒壤,通风透气,就算在雨季,茶树的根部也不会因为泥土粘性强而无法吸收养分,甚至出现根部被泡烂、坏死的现象。
保证了茶树养分的顺畅吸收和输送,就像人体内打通的任督二脉。
在人,自然气血充足,生得浓眉大眼,伟岸俊逸。在茶,自然枝繁叶茂,根壮树长,芽肥毫密,香气扑鼻。
第二,太姥山有极好的地理条件。
太姥山脉,是因为地壳运动而从海底隆起的山脉。它沐风栉雨,已经几十万年了。
山上的地质层表面,土壤碎石多,土层薄,依然可见当初沉睡海底时留下的印记——海底生物附着生活过的痕迹——贝类的残留躯壳,它们至今还牢牢地留在茶园子里的岩石上。
这些天然的养分,来自老天爷的赏赐,也造就了太姥山茶园土壤富含氮磷钾的独特的地理条件。
茶圣陆羽在论述茶树生长环境时,说,“上者生烂石”,便是指的太姥山这样的地理条件。
第三:太姥山的气候独特。
高山的气候,加上热带海洋性气候,形成了太姥山独特的小气候特征。
高山云雾多,能阻挡过强过烈的光照,让茶树们生长时不遭受过多的日照,保护茶氨酸的生成,抑制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的生长。
每天傍晚必来的山雾,以及三晴两雨的好天气,给了茶树充足的水分滋养和光合作用条件。
热带海洋性气候,让太姥山降水量均衡,无明显干季,并且常伴有地形雨。
另外,它还给太姥山带来了通透的,四季常在的信风。让茶树们生长在通风透气的山坡上,自由呼吸天然的空气,生长得自由恣意,活力十足。
同时,由于太姥山在东南沿海海拔较高,热带信风里所携带的水汽,在山脚下甚至登陆时便自动沉降到地面,不至于影响到高山的茶树。
所以,太姥山的茶树们,又卖了个乖:只享受了风的通透,却没有感受到水汽的咸湿。
第四,太姥山派的制茶工艺,师出名门。
江湖上时常有帮派,人们喜欢群居,互相交流,结了帮派,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传承。
比如制茶技术。
太姥山派的掌门,当之无愧是方守龙方大师。
方大师的制茶技术,在福鼎老一辈制茶师里,是杠杠的。他在太姥山种茶,制茶,太姥山上的其它茶农,自然而然地时常拜访,学习,观摩,当然,半夜三更偷师学艺这种事,我不说,你们以为有没有?
近水楼台先得月,太姥山一脉相承的,是方大师的制茶技术,有心肯钻研的,早早便脱颖而出,成为白茶领域里的佼佼者,例如S师傅。
《5》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吟。
这句话,放在今天的文章结尾,很适合。
茶好,除了山好,还要水好,土好,天气好,工艺好。
感谢老天爷,赏给太姥山这么多的好。
让我们喝过了太姥山的茶,便再也喝不下别的地方、别的流派的茶。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后记:
写这篇《陋室铭》的刘禹锡,有个名字叫刘二十九。
他有个哥哥,叫刘十九。
刘十九没什么名气,但他和一个名人有关,这个名人,叫白居易,他为刘十九写了一首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刘十九的大名,叫刘禹铜。他的堂弟刘二十九,叫刘禹锡。
铜铁锡,刘家这屋子人,是做矿产生意的吧。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