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寒冬喝武夷岩茶正当时冲泡一款千元级别的肉 [复制链接]

1#

寒冬喝岩茶正当时,今天我们品鉴的是一款千元级别的肉桂,出自正岩半岩交界处的产区。说到正岩、半岩,我还是要多说一下茶友们经常问的几个问题。

1、影响岩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土壤质地是影响“岩韵”的主要因素,这个结论是我们在长年的评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正岩的代表性土壤是紫色砂砾岩。

半岩的代表性土壤是红色硅铝质土。

洲茶的代表性土壤是沙质土。

一款茶,冲泡5-6泡之后,褪去品种香和工艺香,才进行岩韵的评审,这个时候能辨认出山场的特征。

2、包装产地与岩韵的关系

经常有茶友拿着一款标明“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为商品名的肉桂问我价格。这个我真不好说,因为:

一是,即使是真正的产自牛栏坑、马头岩的肉桂,山场也是众多,不同的山场茶叶品质有一定的区别,“牛首”、“牛肚”、“牛尾”就是这么来的。

二是有些厂家的茶园是靠近牛栏坑的小山场,也把茶叶命名为“牛栏坑”肉桂,严格来说是不对的,广义来说也是可以得。

三是茶叶是别的山场的,但是品质非常接近牛栏坑肉桂,所以也把茶叶命名为牛栏坑肉桂。

四是,以次充好,只是名字叫牛栏坑罢了。

好了,先说到这里,下面我们开始冲泡一款千元级别的肉桂。

首先,先称取标准的8g岩茶,观察茶条。

茶条来看色,泽乌润,条索紧结。闻之有炭火味和淡淡的桂皮。条形匀整饱满,无茶梗、无黄片、无三角片、无黄条、无夹杂物等。

干杯摇香

先用度的热水冲入空盖碗,提高盖碗的温度。

热水倒掉之后,投入8g岩茶,盖上盖,摇一摇。在摇动的过程中,可以放在耳边听一下茶条碰撞盖碗的“莎莎”声,如果声音清脆,说明茶条还是比较干燥的。如果声音发闷,说明茶条受潮或干度不好。

拿起盖碗的盖闻香,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炭火香和淡淡的桂皮香。

洗茶

热水沿着盖碗边沿冲入热水,2-3秒之后,迅速倒掉。

洗茶有两个作用:

1、醒茶——对茶预热,以便能让岩茶充分发挥出它自身的香气和茶质。

2、去陈气、去碎末。

第一泡

茶汤颜色呈现为橙红色。盖香具有明显的桂皮香和花香。香气既浮于空中,也溶于水里。

茶汤醇厚、顺滑。入口后可以感受到口腔里茶汤所到之处的收敛感。咽下后,回甘迅速持久,舌头面上仍旧存有甜甜的桂皮香。

舌面上的回甘挥之不去,令人愉悦。

第二泡

与第一泡的品种香为主打不同,这一泡,花香增强。

“山雨欲来风满楼”,肉桂茶爆发是在3-5泡。这一泡的茶汤,柔柔的就像绸缎一般,跑满口腔的每一个角落。

“唇齿留香”,不过如此。

第三泡

第三泡,是肉桂爆发曲线的最顶端,桂皮香和花香在这一泡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时候,茶汤香气层次就很明显了,刚倒出的茶汤,桂皮香明显,待冷却至60度左右时,花果香逐渐打败桂皮香而成为主要香气。

茶汤入口醇滑、甜柔。用“酱香型”来形容不为过!

第四泡

香气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款茶,难得就在于香气与岩韵兼具。它不像中低火焙的茶那么锋芒毕露,也不像足火老茶那么老态龙钟。

第五泡

这个时候,汤色稍浅,但是香气不减。就像古代冲锋陷阵的将士,一往无前,永不退缩。

汤水稠滑,柔和,绵软。就像中国的传统武术,刚柔相济。

笑里藏刀,四两拨千斤。

第六泡

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座杯了,这一泡座杯5-7秒。

闻一下茶盖香,桂皮香、花香、果香仍旧占据着有利位置。

这款茶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沉稳的中年人,水中的桂皮香和空气中的桂皮香,一同翻滚。这翻滚当中,带有一丝鲜爽。

舌面像雨后的空气,芬芳、甘甜、清香。

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肉桂的极其轻微的针扎感。这一泡茶,辛辣感开始蠢蠢欲动。

这泡茶的稠度下降了,不再像绸缎,而是慢慢有了布衣的感觉。

第七泡

就像贝多芬音乐的尾调,桂皮香和花香、果香开始慢慢谢幕,不再像初出茅庐的青年小子,更像是一个老者。

茶汤里,稠滑度在减弱,就像清晨的雨露在舞蹈。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肉桂的辛锐感似枣花一般,虽小却实成。敏感的咽喉被茶汤刺激一下,你就不会小看他了。

茶汤的回甘依旧。

茶汤是大地母亲辛勤培育出来的,前面所说的正岩“紫色砂砾岩”,化身成了岩韵。

第八泡

桂皮香慢慢褪去,独独留下了果香。

茶汤稠滑度继续减弱,已经到了尾声,稠滑度还是在坚挺地站着,面对它即将到来的劲敌——水味。这种坚持令人感动。

山场、工艺、小环境、天气成就了它。

是时候,喝一口“还魂汤”了。也就是第一泡。

滋味口感曲线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