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627/6359009.html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怪味,非常影响喝茶心情。
曾在网上领教过一个奇葩喝茶法——混搭出惊喜。
不,说错了,应该叫混搭出惊吓。
因为这样的混搭,非常暗黑。
在泡茶示范时,用老班章搭配上老丛水仙,接着像鸡尾酒那样,一饮而入。
煞有其事地为这杯茶取名为,得道成仙。
取名缘由是,这两款茶都是各自领域里的扛把子,茶味丰沛,内质深厚。
同时间喝下这两种茶,能让你的味觉感受迎来新巅峰。
讲真,但凡略微懂点行情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
老班章和老丛水仙的市场价摆在那,谁会舍得拿来这样乱折腾?
一想到这些均价过万的好茶,竟然被人主张拿来调饮,未免太不尊重好茶了!
有一说一,普洱是一个味,岩茶又是另一个味。将它们混搭在一块,只会得出说不上来的怪味。
到时候,出现1+1<2的结果,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不过,这篇要聊到的岩茶怪味,和混搭串烧无关。而是涉及茶叶品质分辨。
很多时候,光是闻气味就能提前发觉不少猫腻!
认清这些怪味的真面目,看清现实,喝茶时心里才能更踏实。
《2》
一、青味。
岩茶里出现青味,多半是个危险信号。
在很多喝茶的人眼里,尤其是喝惯绿茶的人眼中,青味的出现是茶叶杀青不到位的标志。
岩茶里,也有这个可能。
因为在制茶初期,岩茶若是摊晾不及时,发酵不到位,杀青不足。
那么在毛茶身上,会有一股子“偏青”的味道。整体上,就像一盘没炒熟的青菜一样。
闻着、试喝着,总感觉欠了火候!
若是加上做青走水不透等,那在轻轻焙了一道火做成轻火、中轻火的新茶里。
将茶泡开,始终会有股偏生、偏青的味道,茶汤不顺、不醇、不滑,喝着很没意思。
除去新茶的青味外,岩茶还有“返青味”一说。
顾名思义,就是岩茶在后期存放时,存坏了,跑气变味,生出的返青味。
青味和返青味,意思相近,只不过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之别。
通常,岩茶在经历高温焙火后,自身的茶香会更沉稳,茶味会更醇。
尤其是火功较足的茶,新茶极少会再出现青味。除非,仓储不当,茶叶跑气,逐渐返青。
最终,量变引起质变,彻底返青变质的岩茶,身上会再次散发出偏青偏涩的气息,并不好闻。
青味也好,返青味也罢,它们都是属于不讨喜的茶叶怪味。
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牛栏坑肉桂的代表“香气”是青草味时,就该多留心眼了。
因为这样容易产生歧义,让人联想到返青变质的“青味”,实在不能代表大名鼎鼎的牛肉风味!
《3》
二、烟味。
之前听过别人吐槽某款劣质岩茶,当时用到了一个经典比喻——“跟烟头泡水似的。”
大家试着想想,从烟灰缸里捡来烟头,浸在水里。最终会得来怎样的一股味?这画面光是想想,就太影响心情!
在麻花的眼里,烟味一直都是一股呛人的味道。
闻起来,类似当你在烧烤时,坐在碳炉的迎风口。满脸、满鼻子、满头发丝,都被这烟熏火燎的呛人烟味侵染,很不好闻。
当你剪开一泡岩茶,若是发现里面的茶叶,烟味极重,肯定会破坏心情。
话说,为什么有些岩茶的烟味,会这么重?
排除岩茶褪火的影响。若是岩茶刚结束焙火,还处于褪火期,顶多会感受到一股偏燥的火气,不至于出现像浓烟滚滚般的呛人烟味。
据经验猜测,这股烟味的形成,和焙茶不当有关。
比如,炭焙时,选的木炭质量不佳,杂质多,一烧开都是白烟,呛得很。
比如,焙茶操作不当,没有及时控制温度、时长变化,或者在焙火时出现“走烟”,导致干茶吸附进不少烟味。
总之,烟味呛人的岩茶,算不上好茶。
个中道理,和桐木关的烟熏小种红茶类似。茶圈里提到烟小种,经常会有茶客质疑,觉得烟味太重,这茶不好喝。
其实,焙过火的岩茶也好,经过熏焙的烟小种也罢。它们身上都不会出现呛人难闻的烟味。
而是拥有舒缓的、美妙的、独具特色的工艺香。(岩茶里表现为焦糖香、烤瓜子香等,烟小种则是松烟香。)
《4》
三、糊味。
糊味与焦味相似,属于岩茶焙火不当的结果。
上礼拜有位新手茶客留言提——大红袍闻起来都是一股糊味吗?
什么,糊味?
讲真的,岩茶身上出现糊味那就不对了!那是茶叶被焙焦、焙糊、焙死的产物。
继续用烤牛排为例。牛排按照正常情况,有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全熟等说法。
而岩茶的火功,从低到高排序是,轻火、中轻火、中火、中足火、足火等。
出现糊味的岩茶,相当于在肉串已经烤熟后,继续加热。
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一不留神,肉串就会彻底烤焦,出现糊味。
出现糊味的岩茶,就是焙茶时用力过猛,没有及时“收住劲”,导致干茶条索无法承受长时间高温焙茶,彻底焙焦。
喝岩茶,区分岩茶的火功香和糊味,不是难事。
简单说,火功香是好闻的,而糊味属于怪味,刺鼻难闻。
往细了说,岩茶在焙火后形成的火功香,包括有焦糖香、烤坚果香、烤海苔香等。
论本质,火功香属于茶叶内部的植物蛋白被高温烘烤后的结果。
从火功香,到焦味糊味,两者的风味差异判若云泥,又怎会轻易认错?
《5》
四、水味。
从名字上,水味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水的味道。
直白讲,就是这杯茶里没有茶味,喝着已经无限接近白开水。
对重水求香的武夷岩茶来说,水味的出现,证明应该换茶了。
若是这泡茶已经泡过九冲、十冲,才慢慢浮现水味。倒也说得过去。
毕竟,曹操就写过,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对岩茶来说,即便内质再丰厚的茶,也会有泡淡的一刻。
如果在尾水阶段,快出水冲泡下,茶味较为寡淡。那么,就要开始逐次加时闷泡。
到最后,若连闷泡也闷不出茶味,就到了对这泡茶“saygoodbye”的时候。
换过来讲,要是仅仅泡了一冲两冲,茶汤里就全是水味。
说明这泡茶的内质太空洞,茶味匮乏,滋味寡淡。
将一泡品质表现这么“水”的茶买入手,太亏了!
《6》
五、酸味。
关于岩茶的酸味,圈内有不少人主张,酸味应该分两种。
一是正常酸。
包括武夷酸、果酸、甜酸、梅子酸、酸香、酸韵等,五花八门的分类一大堆。
二是问题酸。
包括醋酸、歪酸、尖酸、酸涩、臭酸、酸苦等。
麻花觉得,这样的分类有待斟酌。
因为武夷岩茶的风采,追求香清甘活、岩骨花香、有香有水有韵。
从诸多“经典好评”看,压根没有酸味什么事。
岩茶的味道喝起来,最好是不酸。如果仅有丝丝酸、轻微酸,那大可忽略不计,不做苛责。
但要是这酸味喝起来过分“抢戏”,酸味浓烈,喝茶时除了酸味外,再也难以感受其它味道。
显然,这样的酸味茶,肯定存坏变味了!
《7》
对很多人来说,扔掉一泡茶,或多或少都是件让人心痛的事。
毕竟,不论品质如何,这茶都是自己真金白银买入手的。
若是品质不堪,怪味重,根本喝不入口。
这茶买回来,等于是买了一个教训。
个人觉得,当你遇到难以下咽的怪味茶时,倒没什么好可惜的。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一盒早已经不能喝的变味茶摆在案边,成日看着,只会影响心情。
还不如趁早断舍离处理解决掉。
若实在觉得可惜,可以考虑煮茶叶蛋。
若是变质变味情况严重,那么,还是堆成花肥,留作在阳台上种花种菜比较实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