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之前在武夷山,听人讨论过一嘴。
据称,在岩茶里边,完全可以改名字叫“小肉桂”。
理由是,黄观音如果做得好的话,将火功焙到中火以上,那么泡出来的茶汤,十个有八个会喝成是肉桂。
但麻花觉得不可思议。
这怎么可能!
黄观音和肉桂之间,差得也太远了。肉桂是岩茶市场的霸主,遍地可见。
尤其是开在福州和武夷山的茶庄,没有哪一家是不备货肉桂的。
肉桂喝起来,品种特征是带有辛锐微妙的桂皮香,等到汤水咽入喉,还会出现丝丝辛辣感在喉头撩拨。
而代号的黄观音,是典型的高香小品种。
作为黄旦和铁观音的杂交后代,在的身上,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一个字——香!
花香味足足的,高扬且浓郁,很有辨识度。
另外,黄观音的茶汤,喝到嘴巴里还会带有几丝微苦。
SO,黄观音和肉桂完全是两码事,小肉桂这一说法实在不伦不类。
但提到岩茶里的高香小品种,很多茶客会在心里纳闷。
岩茶里比肉桂香的茶还有很多,不计其数,为什么要说“香不过肉桂”?
《2》
第一个原因,是肉桂的香气独特。
论品种香,肉桂的桂皮香是岩茶里独一无二的。
只有一家,别无分号。
除了肉桂外,绝大部分的岩茶品种,茶香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撞脸风险。
就像,花香。
花香作为基础香型,试问,有哪款岩茶敢打包票称没有半丝半毫的花香?
哪怕再具体些,兰花香、梅花香、栀子花香。岩茶里,能体现兰花香(兰底)的品种,除了水仙外,还有奇兰、春兰。
而带有梅花香的品种,之前专门出过一个组合,除了比较常见的梅占外,还有包括向天梅、岭上梅、水金龟。
至于说到栀子花香,范围就更广了。
岩茶新品种里,但凡和黄观音沾亲带故的茶,金牡丹、金观音、黄玫瑰等,哪个身上不是栀子香浓郁?
但肉桂的桂皮香,尤为特立独行,是专属品。
岩茶里,只有肉桂具有桂皮香。
当初,武夷山的茶农先辈在发现肉桂时,正因为它采下来的茶青鲜叶加工出来的成品,具有似樟科樟属的肉桂香/桂皮味。所以,直接偷了懒,给这款茶取了同名。一众岩茶里,桂皮香很有辨识力。
即便混在一堆茶香当中,也能像万绿丛中一点红那样,快速识别出来。
闻起来辛锐且持久的桂皮香,茶香中正,很有正宫的大气范。
而黄观音、金牡丹、瑞香的小品种,香则香矣,但茶香不够典雅大气有代表性。
就好像,央视节目选新闻主持人。
肯定是优先考虑五官端正的“国脸”,而不是尖下巴的网红脸。
毕竟,前者更有辨识力。
岩茶里,正因为桂皮香的超强辨识度,所以肉桂能一跃在黄观音、金牡丹、奇兰之上,勇夺“香不过肉桂”的称号。
《3》
第二个原因,肉桂的市场占有率高。
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说的是岩茶里的主流品种。
岩茶里,水仙和肉桂这两大品种加起来。
保守估计,能占掉十之七八的市场份额。
它们是当之无愧的当家品种/当红花旦/市场宠儿/岩茶双骄。
放眼看去,在整个岩茶圈,没人会说“香不过黄观音,醇不过铁罗汉。”
也没人会说“香不过奇兰,醇不过北斗。”
更没人会说“香不过雀舌,醇不过矮脚乌龙。”原因是,它们实在太冷门。
别说刚开始喝岩茶的新手,就算很多喝了五、六年岩茶的人,未必能统统喝过这些品种茶。
所以,即便茶科所在后期陆续培育出来的黄观音()、金牡丹()、瑞香()等,一款款都香到不行,光是闻着茶香就能让人痴迷沉醉的品种。
但它们的受众面有限,普及面有限,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如肉桂。
一时半会儿间,要想动摇“香不过肉桂”的市场认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等50年、、年之后,人们谈及岩茶时,是否还会谈“香不过肉桂”?
目前,暂且不好说。
但眼下情况是,肉桂和水仙这对黄金搭档,如果不出意外,还能红上很长的时间!
《4》
第三个原因,肉桂的茶香足够丰富。
岩茶里,肉桂如果只做出桂皮香,那是远远不够看的。
这样的茶,审美太单一,喝起来太无趣。
肉桂的茶香,很有表现力。
不同山场,不同制茶师傅手下,能呈现出变化莫测的风格。
这也是喝岩茶时,很好玩的地方。
有的肉桂,能做成花香调。泡出来喝,香气似桂花似玉兰,甜花香迷人得很。
但这种花香只要一闻,又能让人放心肯定,这不是随意拼入其它高香品种的产物。
而是根据山场、采茶天气、做青方式等调整,在天时地利与人和下,得出的极优结果。茶香闻起来比较清雅别致,在花香之余,犀利的桂皮香始终如影随形,层次分明。有的肉桂,能更多凸显果香,比如前两年流行的蜜桃香肉桂。
在做青时,通过调整发酵程度,凸显果香。
但这时,未必能百分百保证,做出来的是蜜桃果香。
闻起来带蜜瓜香、柑橘果香的肉桂,之前在试茶时也有所领略。
做青偏熟带来的果香、甜香、再加上特征分明的桂皮香,这样的香型组合同样很讨喜。
还有的肉桂,能突出奶油香、木质香等风味。
在保留桂皮香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香型组合,能碰撞出无数种茶香风格。
这同样是肉桂茶香表现力的体现!
《5》
第四个原因,肉桂的茶香茶味均衡。
武夷岩茶的品种众多,但不少品种容易出现“木桶效应”。
有的是香气好,但汤感偏薄,做出来的茶喝起来不够稠、不够厚。
有的是汤感醇厚绵柔,但茶香表现拖后腿,比较无趣。
纵观来看,能做到均衡全面发展的品种,市场潜力更大。
水仙和肉桂,就属于优秀先例示范。
岩茶里,肉桂虽然以茶香著称,但它的汤感表现也不差。
尤其是正岩核心山场出来的肉桂,比如,牛栏坑肉桂,它的汤感厚度不输水仙,甚至能与高丛、老丛一较高低。说到水仙,在岩茶当中,水仙的茶香同样可圈可点。
虽说,在茫茫茶海里能够做出近似天然兰花香的茶叶,数量众多。
但武夷水仙除了清晰的兰底外,还能拥有花果香、焦糖香,以及实现一定树龄后,修炼出来的木质丛香。
就像慧苑坑内,那些树龄超过六十年的老丛,汤感极醇,浆感分明,木质丛香馥郁。
喝岩茶注重汤感稠滑的老茶客,只要喝过慧苑的老丛,便会过喉难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茶香、茶味表现均衡,没有短板,是水仙和肉桂能成为当家品种的前提所在!
《6》
武夷岩茶,重水求香。
在麻花的理解里,对岩茶来说,汤感和香气的地位是并重的,不可或缺。
当然,身边也有不少老茶客认为,岩茶是先重水,再求香。汤感的醇厚,要比茶香精彩馥郁来得更重要。
所以,在买岩茶时,不能一味求香。
尤其是那些香气闻起来浓浓的,但喝起来汤感薄,没内容,滋味空洞的茶,难登大雅之堂。
从“重水求香”的基础风味要求看,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的诠释,再精准不过。
虽然说,岩茶里比肉桂香的茶,还有非常多。
但能做到香、水、韵均衡发展的品种,还真的没几个能比得上肉桂的茶香魅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