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9362210.html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中秋将至,街边,茶叶店。
两个人,隔着茶桌端坐。
“买一斤岩茶。”
“好嘞,你想买什么?”
片刻沉默后,得到了答复。
“我要一百块一斤的。”
店家闻言,沉吟片刻,干脆利落的道出。
“我们这没有一百一斤的,最便宜的大红袍也要三百。”
“既然没有,那我找下一家了。”
稍作迟疑,店家就给出了敞亮的答复。
“今天算是交个朋友,亏本卖给你,一百就一百。”
客人爽快的给了钱,提着袋装的散茶,走了。
又一单生意,在这斜阳将落之时,成交了。
《2》
看完开头的小短剧,正式进入今天的话题。
先跟你们问个问题。
如果遇到这么便宜、可以轻松砍价,比促销大白茶还优惠的岩茶,你们敢喝吗?
反正,我不喝。
问了身边一圈朋友,也没人喝这个价位的岩茶。
因为按岩茶的加工看,七八斤左右的茶青出一斤精茶,还得经过复杂的加工,成本可不低。
网上那些便宜到姥姥家的,还真让人不敢喝。
不过,麻花有认识这样的熟人,会主动到茶叶店里买最便宜的茶。
愿意无他,茶叶买回来后自己也不喝,专为了送礼。
逢年过节时,先到茶城里挑一套特别精美的包装礼盒,然后往里面装入便宜的茶。
光从包装完毕后的外观看,任凭谁也猜不出来,这样的茶竟然底价这么低!
拿去送礼,既能送得出手又特别的挣面子。
聊完这送礼的人,再来看收礼的一方。
我们认识福州当地的一位老教授,早几年已经退了休,也不怕收礼。
前几年和朋友去他那参观书法时,临出门时老教授给我们一人塞了两大盒茶叶,说是自己喝不完,放着就浪费了。
其中不乏,沉甸甸的一大罐“牛肉”以及铁罐上贴着“百年老丛”标识的岩茶。
走出电梯后,耿直的朋友就向我小声嘀咕:
这“真牛肉”怎么会用麻袋装,一看就是专门注水送礼的西贝货。
麻花表示感慨,这每年收到的茶礼,不知要转几趟手!
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
这背后真是水太深。
《3》
不过,买给自己喝的岩茶,肯定用不着考虑虚头巴脑的事了。
不用看包装。
太华丽丽的礼盒装买到手,反而会有环保负担,不知道该怎么垃圾分类。
不用看名气。
尤其是那些名头特别亮的茶,却还优惠促销,反而让人觉得有猫腻。
提到这,有人就说了。
买茶给自己还不简单嘛,茶无好坏,适口为珍。
多试几回茶,不就能挑到满意的吗。
话说如此没有错,但我要说句公道话。
“茶无好坏”这个口号,就像是一个筐,哪哪都能往下装。
但实际买茶的时候,用起来一点也不实用。
有位武夷山开店的茶农,坦诚的和我们说过一番话。
“好的岩茶哪家都会做,只不过每家做出来的特色不同,关键就看你如何引导客人。”
“不管是正岩还是非正岩茶,做出自己的风格后,培养自己的客人喜欢上这种风格,就是成功的。”
说句实话,听到这番话时,我被吓了一跳。
仔细一想,这当真是赤裸裸的人性啊。
邓爷爷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从茶叶销售角度看,这是一番“真理”。
不管话说回来,这番话听起来很漂亮。
不过你这茶卖的是正岩还是非正岩,起码还是得让对方知道吧。
不然,消费者们不就白白成了冤大头?
那些年,为了引导客人的喝茶口味,将炭烧咖啡味的茶介绍成“传统工艺”、“好茶才耐焙火”、“霸道刺激有岩骨”……
看过这些前车之鉴,茶友们可得注意了。
买岩茶,此“适口”非真正的好喝适口,回味无穷啊。
《4》
买给自己喝的岩茶,为了不会亏待自己的舌头。
太便宜廉价的茶,让人不敢放心买。
但昨天也提了,动辄能上新闻的天价茶,除了土豪任性外,买之前要三思。
贵,不等同于是好茶。
天价茶,概念茶,大师茶,手工茶等,这些带着噱头的概念茶,不适合平常饮用。
对喝了很多年岩茶的老茶客而言,如果每天能喝上两三泡水仙肉桂,日常饮茶消耗量大。
那么在买茶给自己时,考虑到性价比才是最关键的。
提性价比,不是说要买又便宜又好的茶,那样的情况不存在。
而是考虑到自己的消费承受范围内,尽可能买品质好一点的茶。
何为品质好?
茶圈里有对应的永恒回答,产区好,工艺精,存茶佳。
三管齐下,自然能锁定茶叶的好坏。
具体到岩茶而言,武夷岩茶,非岩不茶。历来,岩茶就是讲究山场和出身的。
要说没有山场也能做出好茶,这样的话就有些酸葡萄心理了。
武夷岩茶里好一点的产区,非正岩莫属。
正岩往上,还有核心山场的说法,有网上知名度很高的三坑两涧(牛栏坑等)。
喝岩茶,如果想喝懂岩茶,体会到岩骨,少不了尝试正岩茶。
买岩茶时,在自己的荷包承受范围之内,选出山场别太外围的茶。
宁可买精一点,喝少一点,也得尝尝正岩标杆的滋味。
不然哪怕喝岩茶的茶龄再久,尝到只是焙火茶的滋味,而非能领略到前辈说的岩骨花香。
至于工艺,岩茶的制作工艺,重点是看做青和焙火。
做青要做透但不能做太熟。让你喝茶时尝到一股子红茶味,汤水还泛红,而非岩茶标准的橙黄明亮汤色。
而焙火时,火功有高低不同,轻火、中火、足火,不同的火功对应不同的风味,任君所选。
不过要留意,别偏执在火功越高越好上。
焙成后的岩茶,尝起来一股炭烧味,真的不好喝,还不健康!
《6》
中秋节快到了,满大街都在洋溢着送节礼的气氛。
岩茶的销售惯性里,逢年与过中秋是重要的旺季。
尤其是过中秋,恰逢大量(岩茶)新茶上市。
金风玉露一相逢,凑成了茶界的赏心乐事。
但买给自己喝的茶,出发点注定是和送礼不一样的。
不管怎么说,为了让自己买到家的茶。
能喝得顺口,喝得下去。
而不是沦为煮茶叶蛋的配菜。
买茶时,多看准品质总没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