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用中药药性川芎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很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川芎

《川芎

香果,西芎,芎穷,抚芎,胡穷,京芎,贯芎,台芎,芎,

辛,温。归肝、胆、心胞经。升。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本品辛温香窜,走而不守,能上行头巅、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有活血行气、散风止痛等作用,为治头痛良药,不论风寒、风热、气虚、血瘀头痛,只要配伍适当,均可应用,又为妇科常用药,多用于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所致的月经不调、腹痛、闭经、腹部肿块等。此外,还可用于肝郁气滞、风寒湿痹及气血瘀阻、痈疽肿痛等证。

1.活血行气:

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

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

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

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

①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

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

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芩等同用。

②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可与蒲公英、木香等同用。

生川芎,辛香温散,祛风力强,止痛效速,多用于风邪所致头痛、身痛;炒川芎,缓其辛香温散之性,使血气通达,补而不滞,用于血虚气弱、胸胁刺痛;酒川芎,理血活血效高,辛窜祛瘀生新,用于月经不调、瘀血肿痛为佳。

1.配当归:当归甘辛性温,质润而腻,养血之中有活血之力;川芎善于行走,能活血化瘀、行气祛风。当归偏养血和血,川芎偏行血散血。二药润燥相宜,当归之润可带制川芎辛燥,川芎辛燥又防当归滋腻,祛瘀而不耗伤气血,养血而不致血壅气滞。相伍可增强活血祛瘀、养血和血之功,凡血虚、血瘀之证皆宜,尤宜血虚兼血瘀者。

2.配白芍:川芎为血中气药,能化瘀滞、开血郁,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白芍微苦能补阴,略酸能收敛。两药相配,一动一静,一散一收,辛酸相合,既可补肝气、养肝阴,又可开肝郁,用于肝血、肝阴不足,或肝郁血滞等证。

3.配石膏:川芎祛风止痛有神功,前人有“头痛必用川芎”之说;石膏清热泻火力最强。石膏与川芎相合,以石膏清气热、散郁火为主,并制川芎之温;取川芎辛散止痛作用,且引石膏人血分。二者寒热并用,气血兼施,用于气血失调、郁火上逆所致的头痛头胀,确有独特疗效。

4.配防风:川芎上行,祛风活血止痛;防风疏散风寒止痛。一偏于活血行气,一偏于疏风散寒,两者皆能祛湿,一偏燥一偏敞,两药相配,祛风散寒除湿力增,既取“风能胜湿”之意,又择“血行风自灭”之说,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及风湿痹痛。

5.配土茯苓:头为诸阳之会,一般感受外邪,多必挟风,所谓“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川芎能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善于走散,并兼行气,为“血中之气药”,上行头目,为治头痛之要药;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功可清热解*、利湿通络。川芎辛燥上行,土茯苓甘淡下渗,两药合用,升清降浊,活血行气,清热除湿,尤宜用于肝郁湿热头痛。

本品辛温香窜,故阴虚气弱、劳热多汗者忌用。气逆呕吐、肝胆头痛以及妇女月经过多等证亦不宜用。

内服:3~9克,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术撒,或调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为四川特产药材。主产于四川的灌县、崇庆、温江,此外云南、湖南、湖北、贵州、甘肃、陕西等省亦有出产,系人工栽培。5月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用时切片生用或酒炙。

《本经》:“芎穷,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

《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本草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芎穷,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左传》言麦曲、鞠穷御湿,治河鱼腹疾。予治湿泻,每加二味,其应如响。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