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年年底,珠江水畔,巍巍学府华南理工大学传来捷报,在教育部公布的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中,华南理工大学有6项成果获奖,其中,化学与化工学院包揽了两项该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创下了学校历史最好的成绩。由江焕峰教授主持的“绿色氧化反应新方法及其应用”名列其中。
江焕峰在做实验
从原来学校里较弱的化学学科发展到如今的硕果频传,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工作的江焕峰对团队这些年来走过的奋斗历程有着“功到自然成”的自信和坦然:“从事科学本身就是一次又一次登峰的过程,科学无止境,登峰也无止境,只要乐在其中,耕耘不辍,我相信我们的积累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板凳甘坐十年冷,点滴积累成江海
江焕峰是湖北人,出生在年。出身于书香世家的他原本可以选择从文,但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氛围影响下,最终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化学,从此与这一学科结下了一生的情缘。年,挤过“千*万马”的江焕峰考上了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年毕业后他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教授化学课,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虽然让他觉得很快乐,但他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因此决定往更高处攀登。怀抱科研梦想和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江焕峰如愿考取武汉大学化学系金属有机化学专业,开始了攀登象牙塔的历程。获得硕士学位后,他继续前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于年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从踏入科研大门的那一天起,江焕峰就带着兴趣在有机化学的海洋里埋头探索,从最初涉足金属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有幸在武汉大学化学系张伦教授的启蒙下开始科研工作,后又在中国有机化学界前辈陆熙炎院士的鞭策下深入探索研究。从本科毕业到博士毕业这一干就是10年,有道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江焕峰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的10年,是他独立研究和不断创新的10年。在这10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成长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组长,历任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等。期间先后研究了松脂、桉叶油、肉桂油、山苍子油等天然物的化学转化,并且结合自己在博士阶段积累的手段和方法,开展超临界二氧化碳有机化学反应的探索性研究。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期间,江焕峰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收获了大量的创新成果。一直以来,江焕峰都是一个在平和的氛围中追思进取的人,这么多年埋首科研却从不忘初心。因为执着于基础研究,年,他进入华南理工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在那里,他收获了科研的快乐和教书育人的价值感。“云山苍苍,珠水泱泱……同学年少,青春激扬。自强不息,名校风范。追求卓越,学术辉煌。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中华振兴,我辈担当。”正如华南理工大学校歌里所唱,在江焕峰看来,他所在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继承前辈优良传统的同时追求卓越的品质和志向,这也是大家能一路走来、一路壮大的原因。在江焕峰的印象中,他初入华南理工大学不久,学校调整学科规划和布局,年将理学院拆分为数学、物理和化学3个独立的学院。年,学校学科再次调整,将化工与能源学院和化学科学学院合并,更名为现在的化学与化工学院。“我们那时的化学学科还比较弱,特别是有机化学还没有硕士点。我来了以后,有机化学学科都是依托应用化学这个点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立足前沿、调整方向、布局未来,融入学院学科的发展探索中,江焕峰也作为化学与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积小流终成江海。
立足前沿不懈探索,专注绿色砺行致远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对传统化学与技术的不足及其不利影响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绿色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国际上成为未来化学发展的趋势,人们开始尝试用绿色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对国际学科前沿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