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药能好吗 http://m.39.net/pf/a_4510844.html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酒店有个服务,叫做“叫早”。
就是早晨起不来的时候,酒店有人负责把客人叫醒,免得耽误了今天的工作。
而另外有一些人,则不需要叫早——他本来就事事争先,凡事抢第一。
比如,年年抢早上市的那些茶。
每年的龙井还没开始采的时候,有一种“龙井”,就已经在某宝上铺天盖地地销售了。
它的真名,叫做乌牛早。
是另外一种茶树,跟制作龙井用的群体种和龙井43号,不是同一棵。
每年白茶还在采摘和加工的紧要当口,有一些“白茶”,就闪亮登场了。
比如没烘干的白茶,只萎凋了两天,看看差不多摸上去是干干的,就抢先上市,先抢一波流量了。
比如还没制作完成的白茶,随便烘一下,感觉是干的,就上市销售了——早点回笼资金才是硬道理,谁不知道春茶季收茶青是现金交易的?
而今天,居然听说,年的新的牛栏坑肉桂,已经上市了。
我默默地想起,武夷山*昨天跟我说的话:
如果明天不下雨,那我家后天就采牛栏坑肉桂。
昨天是28号,今天是29号,明天,是年4月30日。
在还没有开始采摘牛栏坑肉桂的时候,它怎么可能会上市呢?这赶早上市圈一波粉的牛栏坑肉桂,它究竟是何方神圣?
《2》
第一种牛栏坑肉桂,它是个谐言梗。
自从脱口秀大会流行于网络之后,谐言梗就开始甚嚣尘上了。
随处可见,与谐言梗有关的话题。
其实,谐言梗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在互联网还没有被谐言梗霸屏的时候,在我们武夷岩茶里,早就有了它的存在。
它不仅大喇喇地存在着,还高歌猛进地创造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某次,有人喝到一款牛肉。
是基于牛栏坑肉桂的鼎鼎大名,闻香而来喝的。
是那种“咦,你家也有牛肉,那我要喝一泡”的场景之下,所喝到的。
然而,那款牛肉居然火太轻,把这位不是很专业的岩茶客,也喝出了疑惑来。
最终三番五次,终于确定了这款牛肉,并非牛栏坑肉桂。
客人大呼上当,主人笑曰:误会误会。
我这款牛肉,只因制作这款肉桂的师傅本姓牛,故得名牛肉——牛师傅的肉桂,岂不是牛肉?
我们只是简化取名罢了,断断没有骗人之意。
掌柜说得一脸凛然,客人自然不敢再说什么。
嬉笑着拍照晒茶罢了。
牛师傅的肉桂叫做牛肉,这可不就是一个被岩茶圈玩烂了的谐音梗么?
真诚建议脱口秀大会的选手们,来武夷岩茶圈里取一取经。
花样,保证让你们眼花缭乱,大呼过瘾。
《3》
另一种牛肉,是有商标保护姓名权的产品。
同样,它并不产自牛栏坑,也并不是牛栏坑肉桂。
但它同样可以叫做牛肉,并且,还是合理合法的——它是牛栏山牌肉桂,可不就是牛肉么?
人家叫做“牛肉”,那可是受法律保护的。
因为,老早老早,牛栏山牌肉桂,就被人家注册下来了。
在那些人们还没有商标意识,商标还不怎么为大众所普及的年代,有识之士们,注册了牛栏山肉桂这个商标,并顺利申请了下来。
无人抗诉,无人申请异议。
于是,人家现在叫牛肉,你还真没办法。
有商业证书在手,可以横着走。
有本事,你也去注册一个商标啊。比如你可以把李麻花注册下来,叫做李麻花肉桂,简称“李肉”,意为“李麻花监制和推广的肉桂”。
有了李麻花的加持,这款李肉想必也能火遍饭圈,卖个好价钱。
假以时日,恐怕还能与牛肉一争高下呢。
脑补一下武夷山*驾着他的快艇,在海边遨游,被李麻花家的堂哥们布下的渔网阵集体拦截的场面。
李麻花(横刀立马):小胡,怎么样,我们俩的肉桂谁更牛啊?
武夷山*(谄媚):李总,您最牛。
《5》
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急着上市的,并不是什么新鲜菜。
兴许是偷工减料的赝品。
还是按正常的流程,正常的逻辑来选茶,买茶,喝茶吧。
把速度交给田径选手。把力量交给举重选手。
我们只管耐心地等,等一泡茶慢慢制成。
这才是人生的大修为。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