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做好肉桂产业发展罗定经济中国发展网 [复制链接]

1#
全国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07223.html

广东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罗定市*府办公室/提供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吕沁兰记者

刘宝

广东省罗定市素有“文化之乡”、“历史名城”等美誉,自《广东省罗定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广东省*府批复后,罗定市中心城区规划总面积扩展至.3平方公里,城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完善,“数字罗定”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面完成。随着创建广东省卫生城市、省县级文明城市工作扎实推进,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年,《罗定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和报批完成。罗定市苹塘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加快推进,海惠生态园二期动工建设。龙湾镇被评为南药技术创新专业镇,南药主题公园动工建设。长岗坡纪念馆建成免费对外开放,成为全省首批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和云浮市*员教育基地,罗平镇成为红色文化旅游核心区。

值得一提的是,榃滨镇被确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单位,肉桂景观林带和肉桂主题公园(一期)建成,肉桂风情街、肉桂展示馆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近日,广东省罗定市市长罗永雄、副市长覃建新、市*协副主席梁学文等率罗定相关局委办负责人到深圳开展肉桂产业招商及调研。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罗定市市长罗永雄。

中国经济导报:广东省罗定市有哪些区位优势?

罗永雄:罗定市位于广东、广西中心位置,是大西南诸省区市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距离广州约公里,距离南宁约公里。目前建有四高速一机场一铁路,初步建成立体交通网络。其中,已开通有4条高速公路(云罗、深罗、罗阳、罗岑),云茂高速正在建设,预计明年下半年通车,罗定段预计明年初通车;云浮罗定机场将升级为民用运输机场,定位为粤西支线机场;罗岑铁路将复工建设,经过罗定的南深高铁正在规划建设。

中国经济导报:罗定市在肉桂产业方面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在发展肉桂产业方面采取了哪些做法?

罗永雄:罗定肉桂,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广东十件宝”之一,“广东名南药”“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罗定素有“中国肉桂之乡”的称誉。

罗定肉桂产业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是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罗定山民就有自发种桂的传统习惯。明清年间,罗定州城设有肉桂产品销售商铺,桂皮桂油已有少量出口。清道光年间,罗定市榃滨镇就有规模种植,今仍有地名称老桂厂。罗定成为当时岭南肉桂生产与出口重要基地,肉桂是当时最大宗出口产品,清*府在罗定州专设桂税局,管理罗定及周边的桂皮出口。加上罗定位于两广肉桂种植带交汇核心的区位优势、罗定本地桂油桂皮老板长期以来有把业务拓展到周边地区的习惯等因素,久而久之形成了罗定作为事实上的肉桂交易集散地的现实态势。

二是量多质优。目前,罗定市肉桂种植总面积约50万亩(全球约万亩,中国约万亩),占全国肉桂种植面积的10%左右,种植农户10多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0%多。主产区分布在榃滨、泗纶、附城、黎少、连州等镇街。罗定肉桂具有资源稀缺性、产品唯一性和功能多样性等特征,以其肉桂醛和肉桂酸含量高(肉桂酸含量1.3%,高于药典含量标准)、道地特征和药用功能较显著、气味芳香、辣中带甜,被业内誉为药食同源典范,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获得良好的口碑。中国中药控股公司在经过市场调查及各方比对后,发现罗定肉桂质量和药效好于周边其他地区出产的肉桂,每年在罗定定点采购桂枝、桂皮约吨左右。罗定众润康公司生产的桂枝是抗疫防疫药品“肺炎一号”的主要成分。

三是前景可观。肉桂全身是宝,用途广泛,其产品有桂皮、桂油、桂枝、桂宗、桂顶等,肉桂及其衍生产品涉及了药品、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和日常用品五个领域。罗定市现有肉桂企业21家,专业合作社10家,桂皮及桂粉加工企业8家,在建肉桂深加工企业5家。年,经罗定集约生产和销售的桂皮3万吨、桂油约0吨、桂枝吨,是我国出口桂皮、桂油最多的县级市。罗定桂皮价格由年的每吨1.1万元上升到年的每吨2万多元(每担斤价格由多元上升到多元),目前价格维持在每吨1.5万元左右。年,全市肉桂产业年产值达6亿多元,桂皮、桂油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40%和60%,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效联结2.3万户农民种植肉桂,每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

罗定肉桂产业虽然有一定基础,但目前还停留在原材料销售和初粗加工的层面,为进一步延伸肉桂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真正做大做强肉桂产业,罗定市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积极抓好肉桂产业的规划布局,以建设省级肉桂产业园和争创国家级肉桂产业园为契机,把肉桂作为广东南药试验区核心区建设的龙头品种大力发展。正在规划建设占地亩的中医药产业园,以肉桂为园区主导产业,在种子种苗、产品研发、标准制定、初深加工、贸易物流和品牌创建等方面攻坚发力,努力形成规模效应,力争把罗定打造成为中药材(肉桂)交易中心、中药材(肉桂)加工基地。

二是突出建链补链。持续加大肉桂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省内外知名药企参与肉桂产业发展,引入上海、福建等多家企业,到罗定合作办企业或技术入股支持本土企业发展,由当地多个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共同参与,成立罗定肉桂产业联盟罗定市粤桂实业有限公司,着力建链补链强链,推动肉桂产业链向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深加工领域延伸。

三是突出科技支撑。加大肉桂产业科研攻关力度,与中山大学、广东药科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等知名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合作,与中国中药控股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密切对接哈福科技、台湾三益等药企,合作共建肉桂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挖掘罗定肉桂优势特点,做深做实产品研究开发。

四是突出品牌打造。主动参加国内健康医药发展论坛,借助广东省南药产业大会等平台,积极推介、大力宣传罗定肉桂,努力提高罗定肉桂产品知名度。积极推动本土企业与国药、白云山制药等企业和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力争在市场推广、品牌打造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罗定肉桂成为道地肉桂、药用肉桂的行业标准。

五是突出三产融合。依托分布在各镇街的南药种植基地,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引导有市场、有技术、有资金优势的外出乡贤回乡开设企业和合作社,带动更多村民、贫困户种植肉桂,推动肉桂种植提质增效。以打造榃滨镇“肉桂产业带”精品旅游线路为切入口,打造一个占地亩集肉桂科普、肉桂养生、营养餐饮体验及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公益性肉桂主题公园及观景林带。

中国经济导报:罗定市在产业发展中有哪些措施和做法?

罗永雄:一是实施“产业兴市”战略。罗定市委市*府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充分利用罗定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核心区以及沟通大西南的独特区位优势,主动参与产业共建分工协作,实践探索建立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税共享等共建机制。

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聚焦“高新电子、日用化工、先进装备、生物制药”四大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三大特色产业,坚持“建链补链强链”。积极“走出去”推介罗定商机,发挥珠三角招商联络点和各地罗定商会的作用,引导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向罗定功能性转移。实施民营企业帮扶行动计划,鼓励有条件、有市场的企业加大投入,激发企业二次投资积极性,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三是加快产业载体建设。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园区服务配套。积极盘活现有的存量土地、闲置厂房和低效用地。在附城、围底、罗平等区域谋划建设新的产业园区,以进一步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做优产业布局。

中国经济导报:罗定市有哪些促进营商环境的措施?

罗永雄:一是抓改革。优化机构设置,设有罗定海关、投资促进局、行*服务中心、工业园服务中心等机构,能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优质高效服务。大力推动降费减税*策,在商事登记、“一门式一网式”服务体系、“减证便民”、工程类项目审批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窗办”等服务机制,大力推广“粤省事”“粤商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事项办理的即办件占比77.85%,一窗受理率达到97.18%,支持预约办理量达到94.37%。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

二是降成本。罗定市设有广东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出台了《罗定市关于扶持与促进民营实体经济发展的*策优惠措施》《罗定市推进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策措施,着力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汽(蒸汽)等生产要素成本,对符合产业*策的企业,在用地、信贷、科创、员工家属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奖励。

三是抓服务。坚持“项目为王、企业为上”的理念,落实领导挂点帮带制度,每个招商引资项目、省市重点项目、重点工业项目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专门的领导挂钩联系,落实工作专班做好服务保障,“一对一”贴心服务企业,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融资、用工等难题。

四是优环境。着力推动城市更新,完善服务配套,紧盯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软硬件的关键处、要害处,抓好城市更新,持续加大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环保等领域投入,集中力量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加固产城融合的底板,不断增加罗定对外的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环市南路、罗定四桥、石牛山森林公园、江滨公园(南区)、医院新院、中医院二期、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等一批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加快推进。

中国经济导报:罗定市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罗永雄:目前,罗定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已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脱贫,并按要求标识退出,相对贫困人口退出率达%;全市脱贫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问题解决无遗漏。

主要成效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业扶贫持续推进。落实帮扶到村项目个、到户项目24万个,在家有劳力贫困户参与产业合同签订率93%,资产收益参与率97%。二是稳岗就业力促增收。今年全市培训贫困劳动力人,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人。全市今年增设光伏扶贫公益性岗位个,增设人社公益性岗位80多个,有效缓解了贫困人口的就业困难。

三是金融扶贫成效显著。年至今,罗定市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笔万元,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在全省的县级和云浮市排名均靠前。

四是保障*策有效落实。今年以来,全市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人、资助率%,落实最低生活保障人、落实率%,落实养老保险人、落实率99.76%,完成危房改造户、完成率%,全市脱贫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问题解决无遗漏。

五是贫困村水平明显改善。目前,罗定市33条省定贫困村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垃圾收集、村道硬底化、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美化绿化亮化等全面完成。年全市33条省定贫困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2元,村均集体经济增收超10万元,贫困村“后队变前队”目标基本实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