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在武夷山捡漏,采到一泡小牛肉岩茶, [复制链接]

1#
早期白癜风能根治吗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60.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今天是六一,将时光倒流一个月。

五一节那几天,武夷山采茶正忙。

4月30号那天,是牛栏坑肉桂采茶的大日子,到了中午那会,还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天文奇观——日晕。

明晃晃的太阳,再套上一个彩虹圈,抬头看天空,简直是亮瞎了眼。

如此壮美的奇观,很多茶农朋友在朋友圈里奔走呼告,认为这是今年岩茶季的吉兆。

吉兆与否,麻花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一点,那几天大家都快忙疯了。

五一当天,原本和慧苑老友约了,去看他家的老丛水仙采茶,要走进慧苑深处的山场。

然而,正当中午,当我们走向茫茫慧苑深处时,还没到半路。

*打来电话,说是今天他妈妈要带工人去采他们家的小牛肉。

当时内心做了一番纠结,究竟要去哪一边呢?

慧苑老友说了,按我们这边走边拍的行*速度,估计还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目的地。

而另一边,*说了,去小牛肉很近,那里算是他们家门口溜达就能走到的山场,开车过去很快。

望向天边的*辣日头,果断选择了舍慧苑老丛,直奔小牛肉。

然而,正当我们在慧苑搁置了一小会工夫,再赶往小牛肉时,阿姨已经领着采茶工,准备收尾了。

留给我们镜头的,只是大片已经被采得很干净的茶树新梢。

《2》

阿姨说,昨天她们采完“牛肉”后,还空出了一部分时间下来采小牛肉。

今早再过来采茶时,效率很快,小半天就能结束。

她们一会吃完饭,下午赶往另一片山场去采茶。

我们在小牛肉那里,逗留了一会。环顾四周,都是松树,地上落满松针。

周围的肉桂茶树,顶上的茶青鲜叶,大多被细心的采茶阿姨,采得干干净净。

蹲下去,目光往下,茶树底部还有些许漏网之鱼。

稍微探索一番,随手一采,还是能采下一小兜鲜叶。

历来,向阳花木易为春,茶树顶上的青叶,接受到的日光更多,因此生长状态更匀速。而底部的青叶,平时只能接受到从树缝里洒下的阳光,生长状态更慢。

我们从茶树底部采到的青叶,大多是两叶居多,较真来说,算不得肉桂的标准采摘状态。

这1+2的模式,即一个茶梗加两片叶子的茶青,即使采下来,也很难做青,不好揉起来。

因为底部的茶青,采起来费时费力(要探寻一番)、并且二叶居多,所以,大多数时候,被茶农舍在一旁不采。

分秒必争的采茶季,自然是顾紧自家的主要茶地采茶,才是正事。

至于这留在茶树底部,没有采得特别干净的青叶,还可以让它们再长几天。

到时候,如果时间安排得过来,还可以再来专门捡漏。

当然,这是另外一回事了。

《3》

那天在小牛肉那片山场时,心里想法时,来都来了。

于是,我们几个非专业的采茶工,合力采了一小兜青叶。

然后,拍照给*看,你们家小牛肉这片,底部的青叶还有这么多!

彼时,熬了一晚做茶刚醒的他,已经恢复精神在跟我们开玩笑。

你们才采这么点,起来还不够一泡茶!

受到他的语言刺激,然后,麻花扮演起辛勤的采茶工,又弯起腰,在茶树底部来回审视,又采到了点新收获。

最后捧着茶,开了那辆*留给我们的商务车,出景区,回酒店稍事休整,计划下午去茶厂里看做茶,就不进景区了。

到了酒店,找了一块干净的布,铺在上面,极尽薄摊薄晾,纯正“李氏”日光萎凋。

放在阳台上,半阴半晒。

随手拍下一张图,发给村姑炫耀,看,我在自制小牛肉。

难得的是,村姑get了我的幽默,她说,这堆小牛肉,好像一盘野菜,可以炒了吃。

额,炒了吃,还是算了吧。岩茶已经长开面的叶子,估计即便裹上鸡蛋炒成一道菜,也让人咬不动,叶纤维太粗了!

快速收拾一番,吃了饭,补充体力后,当天下午就去茶厂了。

随后几天,摊在阳台一角的小牛肉,差点被我遗忘了。

中间没有翻、没有收、没有揉,就敞在它,任它晒干。

一连过了数日,到了最后那天,我们准备退房回福州时,麻花才想起那一捧,绝版的李氏自晒小牛肉。

走过去,摸起来叶片已经大半干透。

没想到,原本就是随便玩玩,带着玩票性质的晒茶,还做出了成果。

看样子,至少是能喝上一泡茶了。

为了不浪费这泡宝贵的劳动成果,遂拿了一个食品袋,将它装了进去,带回福州。

《4》

回到福州后,一整个五月,我们都在密集地上新产品。

兜兜转转,一直等到昨天,麻花才想起来,我在武夷山还晒了一泡小牛肉!

于是,献宝似的拿出来,邀了几个团队里的姑娘,一起试茶。

喝茶的品鉴笔记,附如下。

干茶叶片硕大,蜡质超厚,且个别叶片有发暗痕迹。

抓了一把放进平时泡茶的盖碗内(没有称重量,这不是个好习惯,大家不要学我)。

好家伙,忒蓬松了,根本装不下。想到庄子形容的鲲,巨大无比,庞然大物。

小牛肉之大,一个盖碗装不下!

然后,只能忍痛将原本完整的茶梗,折断部分,再注入热水,开始泡茶。

并且,看着这蜡质巨厚的叶片,按快出水的方式,铁定泡不出滋味,于是从第一冲就开始坐杯。

第一冲,坐杯30秒,倒出茶汤,淡如白开水。联想到自己在晒茶时,摊在阳台角落根本没照看,转念想想,这第一道茶汤当洗茶了,没有分给大家喝。热闻盖上,是青味加一点偏沤的气味。

第二冲,坐杯30秒,汤色莹白,像白毫银针新茶汤色,极浅。盖上热闻青味明显,冷一点是冲人浓艳的花香。

喝茶时,茶味淡,没什么内容。但吞下茶汤后,有一种刮胃感觉,容易茶醉。猜过去,应该是走水没走好,茶多酚含量超高的缘故。

第三冲,坐杯30秒,汤色淡鹅*,热闻盖上偏酸,是梅子酸+青味,而后是花香,花香不够清雅清爽,混有杂味。

茶味喝起来不苦不涩不鲜爽,略带甜味,但没有回甘。

第四冲,坐杯一分钟以上,汤色渐深,呈现淡啤酒色。热闻盖上青味变弱,但花香中依旧带着酸味。喝汤的感觉很怪异,不难喝。

但麻花始终觉着,这喝起来有股煮金银花藤或者蒲公英的感觉,没有落水香,带有苦意。喝起来,不像茶味。

另外,整泡茶给是,茶汤喝入时,虽然可以感觉到汤水里是甘凉的,但喝茶后,嘴巴并不舒适,且口腔内略发紧。

(下文配图里,前一张为第二冲汤色,后一张为第四冲闷泡许久后的汤色。)

《5》

最后,总结一下。

这泡自晒小牛肉,麻花对它的定位,是李氏自制茶。

即,自己手工采的,手工摊晾的,且纯天然靠日晒晒干的。

但如果,按照茶类划分的标准,这泡带有玩票性质的自制茶,它属于四不像。

一方面,不能算岩茶。

光看样子就知道了,他和岩茶常见条索外形,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从原料来说,这是很顶级的正岩肉桂茶青。

但是,被麻花采下来随便晒干后,做出来的茶味一言难尽。

所以,下次再遇到有人说,正岩茶采下来随便做做都是香的。

对于这样的言论,麻花就要不客气了。

一款好茶,原料好,固然重要。但加工工艺,同样不可或缺!

另一面,它根本不能算白茶。

拜托,它是肉桂,又不是适制白茶的大白、大毫、水仙茶。

从肉桂的芽叶上,就能看到,它的身上根本没有多少“毫”。

即便严格按照白茶的萎凋、干燥等工艺,也不能做出一泡带有鲜醇甘爽、毫香馥郁特征的白茶。

更不提,就这样简单随便晒晒了。

白茶,不是随便晒干就行了。

参考麻花这泡前车之鉴——已经做失败的自晒茶。茶友们在买茶时,要是遇到所谓的“农家自制茶”、“奶奶采茶、爷爷做茶、我来卖茶”等套路时,也要多留心眼了。

做茶,也是要成本的。

没有技术,没有设备,没有场地,没有经验,没有经过检测……

草草做出来的粗糙自制茶,品质根本没有一点保障!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