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否彻底治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9568.html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如题,这是个开放式讨论。
喝岩茶,闻香是件很有仪式感的事。
大家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
比如,在温杯后投茶,赶紧趁热去闻热乎乎的馨香。
比如,我闻了肉桂的干茶,没闻到桂皮香,这正常吗?
比如,为何XX肉桂能做到7、8冲之后浮现奶油香,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喝茶闻香之余,少不了被诸多疑惑包围。
就事论事,单就闻香细节而言,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
因为在网上看到不少视频,讲闻盖香的手法。
点进去,铺天盖地是一双纤纤素手,动作优美的轻轻揭起盖。
紧接着,争议点出现了。
她们大多数是揭盖后,持盖微微摇一摇,再将盖子凑近鼻端下方闻香。
在这“摇一摇”的过程中,茶香岂不是都摇散了?
这让麻花很是纳闷。
《2》
依个人之见,这一闻盖香的动作示范,有待商榷。
因为这闻不准。
试问,盖香是怎么来的?
说的直白些,就是当你在泡茶时,干茶在沸水冲淋洗礼下,茶香物质被大量激发,香气源源不断上涌,遇到盖子的截留,从而附着在其中。
所以,在倒出茶汤后,趁热揭盖去闻。
能闻到热乎乎的高调茶香。
了解过盖香的形成原因后,再来看开头的问题。
喝岩茶,在闻盖香时,要不要先摇一摇?
不,当然不要。
要是揭开盖子后,习惯性持盖甩手。
揭起盖后,或上下、或左右、或前后甩一下。
一通折腾下,附着在盖上的余香,一早就被摇晕了、晃散了。
再去低头凑近闻香,闻到的盖香自然不完整。
《3》
盖碗泡岩茶,正确的闻盖香姿势是什么?
答曰,直截了当。
不要有过多犹豫,更不要从中加戏。
揭起盖直接闻就行!
为了闻准盖香,有四处地方需注意。
一是趁热闻。
茶香的踊跃释放,少不了温度的助力。
趁热闻香,更能闻到完整的香气。
等稍冷一会后再去闻,大量的前调香气已经流失到空气中。
只能闻到残留在盖上的中调、尾调香,闻香获知的信息就不全了。
二是要避免干扰项。
泡茶喝,在茶桌旁不建议摆香水百合之类香气浓艳的香花,也不适合喷香水、涂抹香味重的护肤品/化妆品,或是熏香/点香炉之类。
在喝茶前,最好不要食用气味明显的食物。
比如,大蒜、洋葱、咖喱之类的。
若有,最好是先漱口再闻香。
三是注意闻香卫生。
闻香时,如果是一人独酌,那倒可随意些。
但有客在场时,有不少卫生公约,还是要注意的。
揭盖闻香时,鼻子不能凑太近,不能碰到盖子。
若是不拘小节,大咧咧地伸手就闻,甚至胡子、嘴唇、鼻子还碰到了盖。
那在接下来的泡茶环节里,在场的其他人,估计会有心理阴影。
四是闻香时不要说话。
有的人,习惯于在闻香时,边闻香边发表看法,和在场朋友进行交流。
这样的习惯不妥。
因为当你在说话时,少不了呼气。
一不留神,飞沫溅入盖上。
偶买噶,这太影响喝茶心情了。
为此,在闻香时,切忌说话。
若要讨论,那大可等闻香结束,合上盖后,再去慢慢交流也不迟!
《4》
有个词叫,特事特办。
岩茶的闻香,亦如此。
闻盖香时,不适合在揭盖后,持盖摇一摇。
但闻干茶香,情况却例外。
闻干茶香,是喝岩茶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遇到一泡陌生茶。
在喝茶前,肯定要先检查。
看它是否有杂味怪味,再去决定自己要不要喝这泡茶。
如果有杂味、青味、闷味,那肯定是不喝为好。
正式泡茶前,先闻一遍干茶,从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自我保护。
但闻干茶时,做法和闻盖香不同。
从手势要求看。
有的茶客闻干茶香,直接揭开盖,凑近装着茶叶的盖碗去闻。
这样做不妥。
烫壶温杯后盖碗内的热量原本就在不断消失,再遇到碗口大敞,香气四散的速度更快。
没等一会,香气就飘了,闻不准完整版的干茶香。
对此,正确的闻干茶操作姿势如下:
轻轻揭开盖碗,但不能全部打开,仅需微张即可。
大约是30-40度左右的角。
接着,端起盖碗,凑近鼻端。
正对那个盖与碗之间敞露的缝隙。
此时,源源不断的馨香,正争先恐后地,从中飘散出来。
随便深呼吸一口气,满鼻子都是香香的。
《5》
前面提到,闻盖香时不适合摇一摇。
但闻干茶时,倒是例外。
烫壶温杯后,趁热投入干茶。
利用盖碗内的余温,热力在不断熏蒸干茶,释放出茶香。
此时,在投茶后的第一时间内,先快速合上盖。
让盖碗内的茶香释放,稍作酝酿,给它一个准备时间。
在合盖后,拿起盖碗,轻轻上下摇晃三下。
这时就可以对照上文的示范,像打开贝壳那样,凑近去闻干茶。
趁热投茶后,立马合盖,可以减少盖碗内的温度流失。
而轻轻摇晃,让盖碗内的干茶条索稍稍震荡,可以促进香气的均匀分布。
再去闻干茶时,才能闻得准!
稍稍总结下,闻盖香时,手不能抖,盖不能摇,揭起盖直接就闻。
再扩大范围来看。
闻杯底香、闻挂壁香、闻挂在瓷质审评茶匙背面的香气时,同样不能摇。
因为,它们属于附着在瓷壁、杯壁、杯底、盖上的香气。
作为附着香,而非直接闻本体。
当然是抓紧时机,直接去闻为好。
但闻干茶时,借助盖碗内部氤氲的余温,摇一摇后再去闻香,反而能闻到更充足的香气!
将“附着香”和“本体香”区分出来,才是界定岩茶闻香时要不要摇一摇的关键!
《6》
行文至此,再来回顾开头提及的彩蛋。
有茶友曾谈及,他在闻某款正岩肉桂时,没闻到桂皮香。
试问,这正常吗?
正常,这再常见不过。
岩茶的茶香,有干茶香和盖香的不同。
干茶条索在尚未经历沸水冲泡洗礼前,发散出来的大多是一种焙火气息。
比如,焦糖香。
比如,烤瓜子香。
比如,江湖人称的炭火香。
这股浓郁的焙茶气息,会暂时遮掩岩茶本身的品种香。
等到正式冲泡。
一款肉桂的桂皮本香再缓缓解锁,正式出场,倒也不奇怪!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