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消除白癜风 http://nb.ifeng.com/c/81BPiXZVcWG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岩茶江湖,从来不缺少奇葩。
这天午后,有位相熟的老茶友发过来消息:
“岩茶有十焙金吗?我觉得不可能。”
紧接着,就发来了某产品的截图。
岩茶十焙金?这是什么玩意儿。
对此,麻花不仅觉得不可能,甚至还想要吐槽一回。
凭自己的亲身经历,行走武夷山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茶农会做这样的怪茶。
更何况,茶,好歹也是一片叶子,是植物。
一盘绿油油的青菜,重新热了十遍,你还敢吃吗?反正麻花不敢。
同理,这焙了十道火的茶,那早该成了黑糊的焦炭了。
花上好几倍的价,去买这样的焦炭。真是有钱人任性啊!
《2》
武夷岩茶,不可能焙十道火。特别是好茶,更不会舍得这么糟蹋。
正常的岩茶,不是焙火次数越多越好。
通常情况,岩茶只焙两道火、三道火,并且还得看具体焙火的温度和时间,不能无休止地一直焙下去。
而自称,自己家的茶焙到了十道火,不是在吹牛,就是根本不懂茶。
对岩茶来说,焙火十道,是很夸张的数字了。
十有八九,就彻底将茶焙死了,焙成了焦炭,完全没有营养价值和喝的必要。
岩茶的焙火,要点是看茶制茶,看茶焙火。
但凡是焙火透彻、焙火到位,就已经足够了。
武夷岩茶的焙火,讲究质量,而不是拼数量。
尤其是对部分小品种来说,本身受不住过高的焙火。一焙就“见火死”。
一味的将火功往上焙,反复多次的焙火。
不仅焙不出什么内质,反而会白白的烤掉了香气物质,导致做出来的茶,香气和汤水韵味都不佳,表现平平。
对一款岩茶来说,逐道不断的往上焙,这个过程有点儿像天雷历劫。
但是呢,岩茶又不像孙悟空那样,可以在天雷中历练飞升上仙。
反复多次的焙火,对岩茶来说是在走钢丝。
一不留神,一旦焙坏,就是彻底的品质覆灭。
正常人家制茶,哪里舍得这么干。
这到底是在焙茶呢,还是在烤肉?
《3》
喝茶,我们喝的应该是愉悦感,而不是给舌头找虐。
如果一款岩茶,真的是经历了十道焙火。
那么整个的喝茶过程,就真的相当于是在受虐。
因为真正焙了十道火的岩茶,茶叶里边的有益物质,早已经跑光了。
反复多次高温摧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像那场在澳洲熊熊燃烧了许久的大火,烧了这么久。
从原本的动物天堂,变成了触目惊心的满目疮痍。
同样的,在火里摸爬滚打了上十回的岩茶,再去喝它,等同于喝焦炭。
对身体一点好处,也没有。
说白了,喝好茶为的是享受。
享受茶汤里的维生素、氨基酸、多酚类物质、可溶性糖等多种养分,带来的舒服滋味。
一杯值得认真去品的好茶,讲究的是喝香、喝水(汤感)、喝韵。
而如果是喝焙了十道火,已经炭化的岩茶,那么,茶叶里边一丁点儿的内质,都没有保留。
茶叶的香气物质,会随着多次的焙火,从而严重受损。
花香没了,果香没了。岩茶的品种香,也不见了。
剩下来的,就是浓浓的炭火味,烟熏火燎的气息,像是块烤焦的肉。
正常来说,岩茶的焙火,往茶叶里边焙进火是为了让茶汤的风味稳定。
茶青原料内质越是充足的好茶,通过文火慢炖,茶汤越是醇厚。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如果焙火次数太夸张,足足焙了十道。
那么很容易将岩茶直接焙成炭,一下子全部玩完。
至于韵味,需要在焙火透彻的正岩茶里寻找。
喝茶时,通过细啜慢品汤水,能够感受到强大的山场气息。
比如说喝慧苑坑的岩茶。
不论是喝老丛水仙,还是喝肉桂,喝到最后几冲时,喉咙处都有着明显的薄荷感。
凉丝丝的粽叶香,出现在盖香上。
也就只有小气候清凉,曾经孕育无数古老岩茶品种的慧苑坑,才能出来这样的风味。
不过呢,如果是直接焙成炭的情况,哪怕是慧苑老丛水仙,牛栏坑肉桂这样的岩茶顶流,也不能幸免了。
彻底焙坏的岩茶,原本的山场气息,一点影子都看不出来。
喝到的,只是浓浓的炭火味。
与其喝这样的焦炭,还不如去捡路边花坛的树叶子,洗干净后拿来煮水喝,可要比炭更有味道!
《4》
认真说起来,什么样的岩茶,才需要这么夸张的焙火?
不用猜,肯定是本身品质不佳的茶。
因为本身乏善可陈,才需要炒作概念。
茶友们如果不信,可以去多观察:
牛栏坑肉桂,有焙十道火的吗?没有。
马头岩肉桂,有焙十道火吗?没有。
那,悟源涧肉桂,流香涧肉桂这些,有焙十道火的吗?同样没有。
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顶级山场出来的岩茶,光是山场就有足够的概念了。
一提到牛栏坑、悟源涧等三坑两涧的山场名字,每年一经推出,分分钟都是被抢光的,根本不需要过多宣传。
再不然,一款被村姑陈选中、拿来推荐的岩茶,也不需要提乱七八糟的概念。
一经推出,同样很抢手。
江湖里的名门正派,从来是堂堂正正的。
只有歪门邪道,才需要靠妖魔*怪的歪招立足。
十焙金,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对此,麻花建议茶友们在买茶时,还是多擦亮一下双眼。
《5》
最后麻花来和大伙儿们,算一笔经济账。
如果真正焙了十道火的岩茶,该值什么价?
早两年前,武夷山*就有和我们提到。
岩茶打一次焙,成本价要六千。
而如果是原料好一些的果木炭,价格要更贵。
按这样算,打十次焙,那就得要六万。
从这成本上看,正常的岩茶焙火,不可能焙这么多次。
按焙火的账面看,不包括人工价和茶青价,单单是焙火的成本,就是一大笔支出。
更何况,武夷岩茶的焙火还会有破碎率。
大概上,焙一斤茶,能剩下九两半。
剩下的半两,肯定是焙碎了,不能再给客人发货,只能自己留着。
将这一笔笔的成本,扣算下来,如果一款真的是焙到了十次的岩茶,那么定价起码得超过两万,才能有利润空间吧?
从账面上一看,茶友们就能清楚的看到,岩茶的焙火成本可不低。
好好的岩茶,花高成本和高风险焙十道火,将岩茶焙成炭。
怕只有傻人,痴人说梦,才会这么干吧?
这按正常的逻辑,根本理解不了。
这么高的成本下,完全是天方夜谭嘛。
《6》
十焙金,是反茶性的。
正常的岩茶焙火,直接把茶焙到五、六、七道,很容易将茶焙死了。
让岩茶叶片经脉寸断,水分全失,纤维完全没有了活性。
焙到这种程度,按大白话的说法,这茶焙死了。
如果是焙死了的茶,除了烟味和火味,根本尝不出任何味道。
像对着一个大烟囱说话,烟熏火燎。
这样的喝茶,喝不到香清甘活,更喝不到桂皮香兰花香桂花香。
焙死的茶,是黑乎乎的一碗“酱油汤”,一般人没有胆量敢喝。
对这样的茶,麻花也认怂,不敢喝,也不想喝。
好端端的,干嘛给自己找虐。
将焙死的茶,安上“十焙金”的噱头来卖,明摆着是欺负不懂岩茶的新人?
认真想想,十焙金的背后故事,真的是太黑心了!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