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是岩茶,12克一泡与8克一泡的区别大吗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经常遇到有人问,泡岩茶的茶水比。

答案已经说过很多遍了,放8克就好。

前提是用标准盖碗泡,这样的搭配,才是天造地设。

不多不少刚刚好。

但凡事有例外。

比如,当你买入手的茶,每泡不是装8克,而是包成其他克数该怎么办?

有些老虎型性格的朋友想法很简单,觉得直接剪开泡袋,沸水一冲就能泡来喝。

12克一泡的岩茶

克数多了又能如何,直接喝呗。

大不了喝浓一些。

大不了再兑点水。

实在喝不下,大不了再转手送给身边喝茶口味重的朋友。

总之,如果不直接泡来喝,那剩在泡袋里的几根条索,该怎么办?

总不能看着它们跑气,然后浪费掉吧?

当然要一次性泡开喝!

《2》

是是是,前面说的这些统统没错。

那一回,在和一位个性风风火火的朋友,辩起这个话题时。

麻花没能辩过她。

因为她接连抛出的一连串密集话术,硬生生将麻花挂在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得嘞,什么也不用说了。

还是先试试吧。

如果遇到那些每泡克数明显超重的茶,一次性泡开,究竟妥不妥?

试过就能知道答案了。

翻箱倒柜找茶样。

找到一盒明*色包装的品牌茶,这还是之前新店开业时,老朋友给我们送来的礼物。

当然,他也知道我们不缺茶。

所以,提着那盒茶过来时,直接就说了。

“这茶我喝不惯,口味偏重,留给你们拍视频当素材吧。”

既然如此,就不客气地收下了这份礼。

说实话,这盒茶的市场价不便宜。

据说这是山场位置还不错的肉桂,已经焙到足火,这家牌子在早几年的岩茶江湖榜上,还小有名气。

在福州混岩茶圈子的,有不少人送礼就爱选这样的牌子货。

逐渐说跑题了。

话说,这盒茶怎么个重口味法呢?

超重!克数超多!一泡茶能给你包到12克!

哇塞,这么多。

和常规8克相比,这简直是买一送半,这是咋回事啊。

一次性多包这么多茶,不怕客人投诉它的味道浓,滋味重?

据送礼来的老朋友介绍。

这批茶原本不是流入福州市场的,而是销往潮汕一带的口味。

只不过,因种种原因,这单生意*了。

但偏偏,这批茶又已经统统打包完毕,所以只能留下来另外再卖。

他上次去外面喝茶时,刚巧和他相熟的茶掌柜,有做这一牌子的代理。

聊到尽兴,老板一摆手,就拿了两盒送给他。

嗯,这盒茶的辗转来历,便是如此。

《3》

话说,这一泡直接泡12克的岩茶,能一次性直接泡开吗?

先试试。

烫壶温杯,剪开泡袋,全部投入干茶。

投茶后,整个盖碗内的空间,瞬间被挤满。

干茶们互相挨在一块,高高隆起成一个小山包。

拿起盖碗,轻轻旋动。

边旋动,边拍打,减少条索间的空隙,让干茶在盖碗内更好规整。

要不然,光冲着满满当当的干茶,往下注水时岂不得溅得到处都是水渍?

稍作整理,看起来略微顺眼些。

再次将水烧沸,注入沸水,合盖快速出汤。

茶汤泡出来,是深橙红色的。

再细看,这泡茶的汤色不咋滴。

一是汤感不够清透,不够有光泽。

一是汤面的浮沫还不少,跟倒了杯黑麦啤酒那样,茶沫略多,看起来不干净。

因为投茶多,茶叶占据了不少盖碗空间。

导致沥干时,泡茶速度还受到影响。

拿着盖碗,手腕往里翻了许久,才将剩余在底部的茶水沥尽,太费劲了。

《4》

出汤结束后,趁热揭盖闻香。

香气还行,符合正岩的气息,花香细幽,香气高雅脱俗。

只不过,略微有几丝杂味。

猜过去,应该是打包前后,装入泡袋前,储存没有做到位。

说得再具体些,就是没密封好,导致轻微跑气串味。

不过轻微跑气,不影响我们判断一款岩茶的本质,更不会影响接下来的泡茶尝试。

先喝喝看,它的味道如何。

端起茶杯,凑近闻了闻,花香弱,桂皮香没闻出来。

总体来说是一股偏高火茶的气味,蛮称其为茶香吧。

小口啜入,舌面立刻像是被针扎那样,苦涩浓烈。

这样的茶,如果不是为了仪态,真想赶紧吐出来。

但这样做,太影响形象。

来不及多想,几乎没有思考,马上就想让它咽下去。

嗯,赶快咽下才好。

如果这口浓重涩汤,在舌面停留时间过长,慢慢“细品”,那就得涩翻天了。

这种苦茶,几乎不存在任何搅动、称量、吸吮的必要。

先吞下去,才是最恰当的处置方式!

《5》

浅尝过茶味后,停留在舌面上挥之不去的苦味,已经令人留下痛苦记忆。

算了,喝不动。

不过,接下来倒是可以继续泡两冲,再试试泡茶手感。

水沸,再次注水,再次出汤,再次沥干。

这冲茶的汤面,激荡起来的茶沫更多,更没有喝茶的兴致。

至此,稍作总结。

依麻花之见,如此克数明显超重的岩茶,不建议一次性直接泡完。

因为,它的口味很浓重,非普通茶客能hold得住。

对岩茶来说,有句话说得没错——只要茶好,何须量多?

如果一泡岩茶,只放8克茶就能泡出活甘清香、醇厚香滑的好茶汤。

完全没必要,加量到12克嘛。

当你拿到这样的茶时,泡茶的时候,要么是称8克出来,剩下的茶再单独泡。

要么是换一个大盖碗。

如下图所示,买一送二的超大份岩茶,起码得用这样的大盖碗才行。

但不巧的是,这样的大盖碗泡茶,我们前不久刚做了测评。

结论是,如果你没有巴掌格外大,手指格外长这类天赋异禀。

那么,听麻花一句劝,你肯定hold不了这样的大盖碗。

%会因为手拿不稳,分分钟就要摔碗。

还是稳妥用标准盖碗,标准克数泡岩茶比较好!

《6》

12克一泡的岩茶,泡茶过程难免会有诸多挑战。

比如,注水时,容易洒出。

比如,同样的注水线位置,12克一泡的岩茶,因为茶多了,能留给注水的空间变窄。茶多+水少,茶味浓度会噌噌噌上涨。

比如,底部茶水难沥干。

说实话,对常年泡惯茶的人来说,这些都算小事。

但,超量的茶,不建议喝。

12克,真不是一个好克重。

喝岩茶,我们应该欣赏好茶的香,清,甘,活。

而不是浓,重,厚。

好的岩茶,应该是香滑的、柔柔的、醇醇的、浆感明显的、回甘突出的、沁凉感持久的。

夸了这么多,这些形容里,没有一个字,是浓,是厚重。

岩骨花香,岩骨为基石,花香为表象。

从喝茶享受看,12克一泡的岩茶,既浪费,又没有必要。

泡岩茶,好茶仅需8克,茶味表现绰绰有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