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v.360xh.com/show-htm-itemid-66346.html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年春天,对武夷岩茶来说,真的是一个多事之春。
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被央媒两次曝光天价岩茶事件,一时间,武夷岩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武夷岩茶界的朋友,有声讨的,也有沉默的。
但村姑陈觉得,除了声讨和沉默,我们还应该多多反思。
所谓的反思,便是要认真思索,这几年,武夷岩茶是不是路走得太顺了,是不是太好卖了,消费者对我们是不是太纵容了,把我们宠上了天,一朝掉下来,才会感觉很痛,很痛。
《2》
初初看到那张天价岩茶的图片,村姑陈也是咋舌的。
一斤万元的母树大红袍,能买得起这茶的,简直不是在喝茶,是在喝血。
这也太恐怖了。
买一部苹果手机,需要卖肾。买这母树大红袍,哪怕只买一泡,也要8万多,比买苹果还要多卖几颗肾。
然而最离奇的是,作为武夷岩茶最大集散地——福州,我们居然没有听过万一斤的天价大红袍,反倒是在外省茶圈里,这消息流传甚广。
发生这种“墙内不香墙外香”的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外省的茶商们,在做局,在炒作这样一批高价茶,从中牟利。
福州的茶客,福建的茶客,离武夷山太近了,谁家在武夷山都有几个熟人,什么消息一准儿能打听到,骗不了他们。
而外省的茶客,离福建太远,信息不对称,容易蒙骗,人傻钱还多。所以才选择他们下手。
《3》
其实,要论天价茶,不独武夷山有,普洱更有。
但为什么央视只曝光了武夷岩茶,没有曝光普洱呢?
这就是普洱茶商们高明之处了。
普洱的天价茶,皆被赋予了上佳的“营销概念”:古树茶、荒山茶、老树茶。
这是从“资源稀缺性”上来包装的,打着稀有资源的牌,价格定高一点,物价局也找不出什么问题来。
而武夷山的天价茶,营销概念却过于简单直接,只赋予了它们“大师手制”之名,便把它们以“天价茶”的面目放出来行走江湖。
而这些所谓的“大师”们,有的是官方认可的技艺传承人,有的却只是自己封的名号。
在官方眼中,传承人只是某种技术的拥有者和传承者,并不代表其在某个行业具有高深的技术和超凡的商业价值,所以,央视对于大师手制岩茶卖出天价,并不认同,这才是引得央视出手调查的理由。
由此也可以看出,官方对于传承人们,态度是很理性的,不像普通茶友对传承人有鲜明的“奴性”,看见“传承人”三个字就自动脑补出“大师”二字,再贵都想买一泡回去喝。
以为喝下这茶,自此脑门蹭亮,面上有光。
“天价岩茶“的发明者们,想一口吃个胖子,一斤茶赚回十套房了,营销上却过于偷懒,一个“大师”概念便包吃天下,自然会阴沟里翻船。
《4》
那么,被央视曝光天价茶,是不是就意味着武夷岩茶的末日来临了呢?
现在谈这个还为时过早。
人家央媒针对的,是天价茶,是大师茶。并非针对所有武夷岩茶,也并非针对价廉物美的平价茶。
除去朋友圈疯传的那张天价岩茶表,除去那些所谓的“大师茶”,武夷山正岩的许多茶,比如天心岩肉桂,牛栏坑水仙,马头岩肉桂,还是可圈可点,各领风骚的。
武夷山的茶农朋友们,不要妄自鄙薄,不要太早丧失斗志。
对于大多数老实本分的武夷岩茶茶农和茶商,央视的态度是友好的,是鼓励和扶持的。
当天价茶被央媒打压下去,市场份额自然留下来给平价岩茶,上升机会自然落到了广大认真制茶辛苦做茶的茶农头上。
此消彼长,是自然界最朴素的规则。
不要跟着因“天价茶”和“大师茶”利益受损的那帮人起哄,要知道,他们吃肉的时候,你们可连汤都没有喝到半口,又何必被人鼓动,平白为他人作了嫁衣裳?
要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时代,认真做事,本分做人的人,一定会受到老天爷的垂青,一定会等到命定的那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5》
有的风,对于船来说是灭顶之灾。
有的风,对于风筝来说是平步青云的利器。
央视调查“天价茶”和“大师茶”,虽然灭了武夷岩茶的威风,却也一夜之间让武夷岩茶名扬十里。
有人对炒作天价茶和大师茶的行为嗤之以鼻,也有人从此对武夷岩茶有了一亲芳泽的欲望。
风没有变,变的是你对待风的态度和驾驭风的能力。
村姑陈相信,平价武夷岩茶的春天,即将来临。
盆满钵满的时机,即将到来。
当此时,茶农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