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坪峰岩岗,今天说说向阳型的武夷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m.39.net/disease/a_6169035.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今儿,麻花就来继续昨天的话题,接着聊山场。

昨天的文章里,介绍了坑、涧、窠、洞四类“阴柔型”的山场。

相对而言,这类型的山场,小气候更为清凉、湿润、阴凉。

由此,生养孕育出来的岩茶,风味特质更加的茶香悠扬,茶味醇滑,汤感绵柔。

而今天要介绍的这四类坪、峰、岩、岗山场,则拥有完全不同的亮点。

它们的共通特点,都是属于“向阳型”的山场。

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初春万物复苏,草木向阳而生。

能够更多得到融融春光沐浴的花草树木,可以更好的焕发生机。

而武夷岩茶里,坪峰岩岗这四类“向阳型”山场,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下边就来逐一讲解。

《2》

最早,坪属于传统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

而到了今天,从拆文解字的角度看,坪指的是平坦的场地。

这点我们从它常见的词组搭配,草坪、地坪、坪坝里,就能领悟几分意思。

武夷岩茶的山场定名里,坪指的是较为开阔的一片山势。

如果换作地形图的展示,则有些类似“鞍部”。

夹在两处山顶之间,拥有一处类似马鞍那般平坦的部位。

岩茶山场里,通常把连绵兀立的丹崖之间,地势较为平坦的、坦荡荡的区域,称之为“坪”。

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马头岩开山坪。

马头岩属于岩茶里名气较大的正岩山场,地方很大。

放眼望去,五座巍然并立的巨大岩石,最是惹眼。

一旁,斜向东侧有一块长形谷地,犹如巨大的马槽。

从侧面看去,那五座并立的岩石,恍如五匹骏马。

挤作一团,迅疾的奔向前方的“马槽”。

如果茶友们有亲自到过马头岩,就会知道那段陡峭的山路,一点儿也不好走。

一来,马头岩的地界大,涵盖了不少的小山场。

其中,能够叫得上名号的,除了开山坪外,还有猫儿石、桃树窠、三花峰等等。

这些不同的小区域下,孕育出来的岩茶风味,香气滋味大不相同。

以肉桂为例。

开山坪产的肉桂,霸气外放。

而桃树窠出来的肉桂,温和绵柔。

所以说马头岩肉桂的风味,并非都像西楚霸王那样,属于张扬凌冽的款型!

也有的,可以温软绵柔得,化作一汪春水。

《3》

峰,高而尖的山头也。

高山仰止,峰峦叠嶂,峰回又路转。

寻常生活里,“峰”属于较为常见的地形。

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

这样的地形环境,就可以统称为“峰”。

而在武夷岩茶的山场里,以“峰”命名的山场,又拥有着多种类型。

有峰顶的,也有峰中、峰底的。

高地远近各不同。

通常,生长在丹崖峰顶的茶树,接受到的光照更充足。

于是,峰顶产出来的茶,茶香特点更为高扬、奔放。

而生长在峰底的茶,受到的日照时间短,香气细幽,汤水醇厚。

至于,生长在峰中的茶,特点就是集香和水为一体,中规中矩。

武夷岩茶中,茶友们常见到的以“峰”命名的山场,在于三仰峰、莲花峰、马枕峰等。

三仰峰,地理位置在于武夷山风景区的中部,天游峰西北处。

单从海拔高度上讲,三仰峰属于景区内的最高峰,是睥睨群山的所在。

三仰峰,由三层单体的斜岩构成,三层峰峦叠起。

由此,形象的得了这么个名字。

三仰峰的岩体高耸,而三面临涧。

岩壁上布满了纵横沟壑般的节理,这是经风化、流水侵蚀而成的沟壑和罅隙。

由此,三仰峰的土壤层里,砂砾壤和矿物质丰富。

此处种出来的肉桂,具有桂皮香馥郁的特点。

茶圈江湖内,岩茶版的十二生肖里,由于三仰峰与“羊”谐音。

所以,三仰峰肉桂,又有着“羊肉”的戏称。

《4》

拆文解字上,“岩”指的是高峻的山崖。

岩壑纵横,岩壁百丈。

最早,在象形文古字里,“岩”的古字为“喦”。

从“喦”上看,四壁都是往外突兀的岩壁本意。

武夷岩茶,非岩不茶。

众多的岩茶山场里,以“岩”定名的山场,不在少数。

比如,马头岩、天心岩、佛国岩、鹰嘴岩、碧石岩、虎啸岩、弥陀岩、青狮岩等等。

相对坑、涧、窠一类的山场而言,“岩”这类型的山场,相对地势开阔。

每当太阳升起时,“岩”上能够有大片的地方,沐浴到阳光的照拂。

再加上,“岩”内的山场,土壤层厚,四周的岩壁里剥落下来的矿物质,提供了疏松肥沃的土质条件。

诸多的有利条件下,能够帮助茶树芳香物质的形成。

所以,以“岩”定名的山场,所出产的岩茶,多数具有高香的特点。

比如,麻花去年喝到的那款观音岩肉桂。

时隔一年,还记得当初在试那款观音岩肉桂时,一揭盖,传统的桂皮香,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它,拥有着与天心岩肉桂相似的香气和滋味。

由于发酵到位和焙火到位,直接从第一冲里,就能闻到馥郁的果香。

而犀利的汤水里,又裹挟着十足桂皮香。

啜一口醇厚饱满的汤,四溢的桂皮香,便弥漫在这口腔里。

这不得不令人感慨,到底观音岩是怎样的山场存在,能生养出这样一味茶香爆炸的尤物?

查了资料,看到其实观音岩,又分为“大小观音岩”。

一大一小的观音岩,由岩体大小而定名,彼此间前后毗连。

观音岩的得名,在于这处的岩体形态,比较类似观音大士头上的高簪,所以当地人就形象的取了名。

与那款观音岩肉桂相似,不少岩上的、岗上的肉桂,都具有这样桂皮香直接且明显,茶香高扬的特征。

《5》

岗金交椅小竹林

岗,指的是高起的土坡。

属于平面上凸起的一块长道。

相对来说,地势要比“岩”稍低一些。

在武夷岩茶里,往往岩上茶、岗上茶,由于接受到的日照充足,多具备茶香馥郁高扬的特征。

往往,这类型山场出来的肉桂,属于霸道张扬的款型。

馥郁的桂皮香气,直来直去。

而并非像坑、涧、窠一类,香气幽长,汤感绵柔的风格。

由于,武夷岩茶里边,岗上茶和岩上茶,有着较多相似处。

麻花本篇,就不再赘述。

下边,就来介绍几个非常规命名的山场,金交椅、小竹林等。

这些山场,并不在坑涧窠洞、坪峰岩岗这八类常见岩茶山场范畴内。

金交椅,位于武夷山天心岩的东北面,由于形状如座椅,而由此得名。

此处,多以肉桂出名。

由于地处牛栏坑的顶部,所以又有着“牛背上的肉桂”的称呼。

金交椅的山场环境内,土层厚而疏松,日照适中,土壤含砂砾质丰富。

为肉桂茶树的生长,提供了极佳的先天优势。

小竹林,属于一处特殊的山场。

距离水帘洞景区入口处的霞宾岩约为6公里。

环境地势较为平坦,呈现东西狭长走向。

山场环境内,植被丰富,西部拥有开阔的樟、松等阔叶林。

而东部为大片的毛竹林,所以,小竹林的称谓,才由此得来。

《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同的岩茶山场,拥有不同的亮点。

如果说,坑涧窠洞这些偏向清凉温润型的山场,属于江南园林派。

而坪峰岩岗这四类,则属于大漠孤烟般的粗犷派。

环肥燕瘦,各有风情!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