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昨天武夷山*过来,给我们带来一些武夷岩茶的新消息。
同时,他也没有空着手来,而是带了一泡牛栏坑肉桂。
不过这泡“牛肉”,并不是他家的。
谈及来源,他提了一嘴,某次在一家茶会所喝茶时,别人送的。
接过来一看,泡袋上赫然印着XX茶空间私人定制等字眼。
这茶怕不是拿来卖的,而是非卖品吧?
是不是要消费满大几位数,去那里喝茶时才能得到这样的茶?
*点了点头,表示默认。
闻言,麻花忍不住小声吐槽。
喂,你也太浪费了。
明明自家也有“牛肉”,而且还是知根知底的,干嘛还跑外面喝不知真假的“牛肉”?
*再次表示,某次进去谈事时,别人顺手送的,是真是假还不清楚。
不过说实话,他倒是没有很看重泡袋上印的“牛肉”这几个字,管它真假,好喝才是关键。
谈及此处,他顺道向我们吐槽。
“说实在,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坑主。”
“坑主坑主,听起来就像坑人的“坑”,现在随便网上冒出来一个人,就敢说自己有牛栏坑……。”
闻言,想起了*之间和我们说过的金句——现在再叫别人专家,总感觉在骂人。
细想来,当“山场主”这个概念被玩坏后,作为真正拥有牛栏坑山场资源的人,反而不屑于这个头衔,也是正常。
说了这么多,那泡10克的“牛肉”喝起来是什么感觉?
回忆了下昨天的喝茶体验,可以称得上是一言难尽。
《2》
10克的茶,一次性剪开全部倒入盖碗。
一时间,我们平日惯用的大肚子盖碗,立刻就被填满了。
水烧沸,提壶往里注入滚烫的沸水。
干茶邂逅沸水的瞬间,能闻到一阵夹着焦糖香的花香。
但出汤后,揭盖去闻,反而是有些像奶油香那般的甜味,随后才是花香与桂皮香。
不过,茶香类型虽多。并且在这泡所谓的“牛肉”上,还闻出了肉桂里相对少见的奶油香,但茶香总体给人的感觉并不清晰。
这种不清晰的感觉,就像在大雾天里,隔着一层朦朦胧胧的纱雾,去看外面的风景。
虽说,看山依旧是山,看树依旧是树,但清晰度并不高。
真正的顶级岩茶,茶香做到清晰是很关键的。
随便你用怎么样的姿势去闻茶香,都能体验到清晰、清爽、纯正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印象。
而不会这种偏低沉、偏朦胧,略显含糊,茶香界限暧昧不清的感觉!
《3》
闻过盖香,再看茶汤。
单从汤色深浅看,这泡茶虽说用量足足有10克,但快出水泡出来的茶汤,汤色不至于过浓。
还是常见的橙*色。
只不过,茶汤看起来也犯了同样的毛病——不够清透。茶汤的清透状态,看起来像毛茶那样,汤色有些浑。
哪怕是移到光线下,迎着光去看,效果也没有更好。
看起来依旧是不透亮,没光泽,没多少好气色。
一眼看去,第一印象的观感很一般。
讲真,如果是堂堂正正的牛栏坑肉桂,结果就将茶做成这副样子,那实在略显无语。
不过,在麻花看来,这泡茶的汤色,最大问题倒不是不清透,而是汤面有明显茶沫。
这层茶沫的出现,比较巧妙。
因为在往盖碗内注水时,汤面并没有浮现茶沫,所以在泡茶出汤时,也没有刻意刮沫,而是照常出汤。
结果,在倾倒茶汤时,发现茶汤内被激荡出不少泡沫。
并且这层泡沫,看着倒不是很大,数量也没有很密,但持续时间比较久,不易破裂。
像洗头发加上护发素,经过揉搓后,起泡数量虽然不多,但整体比较胶着……
打开手机,聚焦在汤面的泡沫上,连拍了好几张照片,这层茶沫还是久久不散。
端起公道杯,轻轻摇晃,茶汤表面的沫比较“黏”。
这样的茶汤,或许符合部分同行所说的“汤水粘稠”质感,但看起来实在破坏喝茶心情。
关于泡茶时,泡沫产生的原因,之前在文章里已经提过了。
这远不止是因为茶皂素那么简单,也有包括水溶性蛋白、憎水性固体细屑、微小粉尘等。
不论从经验,还是从直觉看,茶沫明显的茶汤,还是别喝为好!
《4》
论茶味,那泡所谓的“牛肉”我们只泡了两冲。
结果,大家都默契地放下了杯,不愿再喝。
到这里,已经暗示得很明显了。
论品质,这泡“牛肉”的综合表现,还真得不咋滴。
茶汤喝入口,抛开苦味和涩味不谈,毕竟一次性足足放了10克茶进去,泡浓泡苦也算正常。
但茶汤喝起来不够醇、不够滑、不够爽口,是一大硬伤。
之前在写牛栏坑肉桂时,给大家分享过一个辨别真假的绝招——看回味。
顶级的正岩核心岩茶,茶味泡出来是非常“有料”的。
哪怕只喝下一小杯,嘴巴里也能留下无比美妙的韵致。
茶汤过喉,瞬间就能涌起回甘、生津、清凉。
只感觉,整个口腔像是被仔细洗刷了一遍那样,格外洁爽。
这种爽口舒适感,不亚于夏天时,吃下一根新鲜带刺的嫩*瓜,脆生生的,又鲜又爽口。
并且,在这种极致爽口之余,还能留下花香、果香、桂皮香等诸多茶香回味。
反观那泡10克“牛肉”的茶汤,茶味入口偏苦,喝茶时,能喝出藏在汤中的花香、桂皮香,但香气清晰度不足。
喝完茶后,喉咙里微有几分回甜,单从回味韵致看,整体并没有令人惊艳的爽口舒适感。
抛开泡袋上印的这几个字,真刀真枪从茶味表现看,这泡茶的实力不过一般般!
《5》
质量不足,数量来凑,是经常被人吐槽的岩茶圈一大怪状。
从喝茶经验看,真正的顶级茶,喝着是很省茶的。哪怕投茶略少,茶味也不会差。
至少在茶香、茶味上,不至于这么含糊不清爽!
武夷岩茶里,经常能听人提起,岩茶已经焙了火,何谈鲜爽感?
其实,岩茶的风味评价里,不论香气、滋味、还是韵致,统统要求鲜明。
茶香清新,花香、果香鲜锐;
茶味清爽,汤感醇厚而不失爽口;
回味持久,喝完茶后韵致舒爽,回味起来让你感觉这泡茶特别干净、空灵。
这一切,都可以算作“鲜”的范畴。
鲜,包括鲜爽、鲜美、鲜甜、鲜香、鲜锐等,有了“鲜”,优质岩茶的香清甘活特征,才能得到更干净、突出、利落的表现!
喝“牛栏坑肉桂”,真假无所谓已经是极低的底线要求,喝茶心态超级“想得开”。
不过,连好喝谈不上的岩茶,算哪门子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