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挑选新上市的岩茶时,无论水仙肉桂大红
TUhjnbcbe - 2023/8/15 21:27:0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最近在武夷山寻茶,遇到的大多是焙了一道的轻火茶。

有些轻火茶香气非常特别,有梅花香、桂花香、薄荷香等,如百花争艳一般,简直要把我们迷倒。

遇到不错的茶,我们要求包两泡样品带回去,可是几个熟悉的茶农居然拒绝我们,说这茶只能算半成品茶,起码要再焙一道火。

确实有很多岩茶老饕认为,岩茶需焙3道火才能上市,甚至焙上4道火都不算多,足火茶才有灵*。

过去岩茶主要销售到潮汕、或者出口到东南亚一带,焙的是足火,适应地方口味,也易于长时间船运保存。

现在武夷山诞生了很多年轻制茶人,也出现了不少创新制茶工艺,岩茶的火功变得多样。

焙火轻的岩茶呈现花香,焙火中等出的是花果香,焙火足的则有明显的熟果香、焦糖香,可适应全国各地不同口味的喝茶人群。

其实这样的改变挺好,试想,如果岩茶还是一味焙足火、高火,那么每家每户出来的岩茶如出一辙,大多数人可能喝不出藏在火味底下的细微差别,多少显得无趣。

有茶客朋友跟我聊天时,有意无意提到武夷山一位有名的做茶人,他说,“这位大师做茶火功很重,他的茶在过去销售很好,但是现在就不大行了。”

虽不知真假,但接触过他提到的这位大师的茶,确实焙火重,当年还不懂欣赏这样的茶,只是觉得焦味重,没啥香味,说不出哪里好。

他的茶焙火是遵循传统的,丢到现在年轻人茶圈里是炸不开水花的。

《2》

现在,到底什么样火功的岩茶才能算成品茶?非要焙足火、高火了才能上市流通吗?

麻花觉得不一定。

全国的茶客何止千万,每个人品味不同,我相信哪怕毛茶都会有人爱喝。

所以按照岩茶需要几道火才能上市的看法过于条框,而且每家茶企茶店的定位不同,只卖轻火茶的人你总不能逼着人家卖足火茶吧。

重点是有些山场偏外围的茶经不起反复焙火,内质不够,一下重手去焙,就容易把内质焙空,汤水薄,经不起泡。这样的茶还不如焙轻火,留住它的香气,至少能成就它的卖点。

但是,现在改良的制茶工艺也带来了茶叶品质不稳定的弊端,很多人认为是因为火功轻了,岩茶才容易返青,甚至把火功高低与返青与否直接划上等号。

其实很多火功足的岩茶也会返青,只是它们返青带着杂味、陈味、酸涩味,让人误会是陈放转出的味道。

而且有不少岩茶是因为返青了,想去除杂味、青味,才进行多次复焙,火功越焙越高,最终成了足火茶。

《3》

不过,焙火的改变确实要面对茶叶品质稳定的问题,与足火茶相比,轻火茶似乎更容易返青。

麻花认识的一个岩茶村茶农,他喜欢焙足火,而且足火茶焙得很好,可是他的老婆希望他调整火功,因为客户常常反馈他们家的茶炭火味重、喝不到特征。

被迫改变焙火风格的他,第一年焙出了非常容易返青的茶,那么好的茶一返青,喝起来真是一言难尽。

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只能把当年的茶用很轻的火功焙了一次又一次,可能放不过3个月就要回炉。

走出舒适圈就很难适应下去,第二年他变得不懂做茶了。

他有了很多疑问:

轻焙火的茶能不能做到不返青?

茶的返青与否和焙火有无关系?

决定要轻焙火,是不是从鲜叶采摘时就要调整工艺?

做青时要为后期的轻焙火考虑?

《4》

到底,岩茶品质的稳定性跟焙火的关系大不大?

近期刚好遇上武夷山焙茶期,我们与众多焙茶师傅、做茶人交流过,对于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改观。

有个岩茶村茶农说,他一直很佩服某大师的制茶工艺,他做的xxx兰,那是绝对的轻焙火岩茶,在大家的反复实验与推敲下,确实不会返青,至少装进泡袋里可以保证3年的稳定品质。

聊到这里,他反复感叹,“他的青真是做得好!”

综合后面与多位茶农的聊天结果,由此推断,岩茶是否返青变质与焙火高低的关系不大!

青做得好,水走得透,轻轻焙火也能固定品质。

做青的过程是让青叶里水分减少、挥发,固定香气,形成品质。一款岩茶的底子在做青阶段就已经定型。

尤其是杀青环节,用高温抑制鲜叶中酶的活性,阻止茶叶继续氧化发酵,起到定妆效果。

而焙火是消除苦涩,让香气清晰,通过火温、焙火时长形成自己想要的风格。焙火更多的是让茶叶干燥、修饰和调整的作用。

常常听武夷山做茶人说,“把青做好,焙火就很轻松了。”

但是,又有几个人能把青做得完美,“把青做好”短短四字,做起来谈何容易。

要么做得半生不熟,这样的茶青涩感重,很容易返青。

要么做得过熟了,出现发酵味,后期焙完,香气不透,有杂味。

《5》

做青出现问题的茶,后面怎么焙火都没有办法去除骨子里的瑕疵。

例如水走得不透、青做得不熟的茶,一焙火,叶面收缩,就更好地把青味锁在叶脉、细胞里,到时候一退火,青味就渗透出来了。

琢磨过制茶原理的茶农建议说,“这样的茶不如就不要焙火,毛茶挑拣完直接放到隔年,等茶叶的青全部吐干净了再说。”

细想一下,是挺有道理,他按照自己的想法也做了实验,去年剩了一款高香的品种茶,放在今年来焙火,焙的是轻火,退火两个月。

冲泡来一喝,效果不错,鲜锐感比新茶少一些,反而没有新茶的苦涩感,汤水很柔。香气保留得很好,芳香物质并没有在毛茶的存放阶段流失,香气的高扬程度可与新茶媲美。

关键是退完火,没有返青出杂味,香气依然清醇。

在毛茶存放大半年时间,杂味、青味都返出来了,再用火轻轻一炖,全部消失殆尽。

我觉得这个做法类似水果的采摘,市面上很多水果是采下后催熟,吃起来汁少味淡,不易存放。如果是让水果在树上自然成熟,果味浓郁,香甜度高。

所以现在很多茶农做茶节奏放慢了,不急着一轮接一轮焙火,一定要等青吐净返透了才焙火。

《6》

最后来总结一下,针对“现在纷纷上市的轻火茶是很容易返青”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客观且科学的认识。

对于想尝鲜想品香的茶友来说,选择新上市的岩茶时,要透过焙火看做青!

不论火功高低,做青好的茶基本是不会返青的。

什么样的茶是青做得好的?我们从茶农那里学了一招,看叶底!

冲泡完茶叶,叶底透*鲜活,叶脉清晰可见,基本可以判断做青到位。即便是轻焙火的茶,也可大胆购入,放个一年半载可确保品质。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挑选新上市的岩茶时,无论水仙肉桂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