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哪呢阴暑阳暑,人丹仁丹加长版三伏,中暑就
TUhjnbcbe - 2023/9/17 19:00:00

加长版三伏天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1日到8月19日,其中7月11日到7月20日这10天是初伏,但是今年中伏有20天(7月21日到8月9日),末伏(8月10日至8月19日),这个三伏天整整持续40天。

由于全球变暖,今年夏至恰逢“庚日”,今年又是一个“加长版”的三伏天。现在才刚到阳历6月份,很多地方已经高达35度甚至40度。

7月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正式宣布,来自海洋和大气观测的综合结果显示,热带太平洋地区七年来首次出现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条件,这可能会引发全球气温飙升,以及破坏性的天气和气候型态。WMO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在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了90%,预计至少为中等强度。

连马斯克也在推特上自曝:“上周又被晒伤了(叹气)。”连马斯克都“被晒伤”!WMO官宣厄尔尼诺来了,未来会更热?

WMO秘书长塔拉斯说:“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这将与人为引发的气候变化相结合,推动全球气温进入未知领域。这将对健康、粮食安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而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炎热的气温让人感到极度不适,也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健康风险。

02正确区分阴暑阳暑

中医讲暑为阳邪,易伤津耗气,也易挟湿。中暑之人,有的精神萎靡,身如火炭,烦渴疲乏;有的头重如裹,身体困重,昏昏沉沉,这其实是“阳暑”和“阴暑”的不同。

阴暑:阴暑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阴暑患者主要有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脉弦细,以及因着凉导致腹泻腹痛、浑身没劲、无汗恶寒、关节酸痛等病状。

通俗地讲就是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的人,该出汗时不出汗,或大汗淋漓时一头钻进空调间猛吹冷风致毛孔郁闭、汗收过快,或过于贪凉饮冷。这些人中暑就是阴暑。阴暑之人实际上是暑热夹了寒湿,会感觉浑身上下不舒服,身体困重,昏昏沉沉;胳膊酸、腿酸,头重得像裹了一块湿棉布;心中烦闷,胃口差,有时还会上吐下泻。

“阴暑”发病多是因为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大量喝冷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阳暑: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曝晒而发病的伤暑证。是由于动而得之,故名“阳暑”。主要病状有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干,脉洪数等。

阳暑实际上就是大家认知里的中暑。室外露天工作人员、长时间置于高温环境之人,因出汗过多,体温调节中枢失稳,电解质紊乱而导致高热、心烦、口渴、大汗,气阴两虚。如干预不及时,体温会持续增高,严重者可昏迷。

早期预防尽量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物理降温。

03中暑如何对症用药

1.藿香正气水(胶囊)

藿香正气类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生半夏、甘草等。

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表解是主药。以紫苏叶、白芷发汗解表,并增强藿香理气散寒之力为辅药。佐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配桔梗开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各药配合,使风寒得解,湿滞得消,气机通畅,胃肠调和。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它们主要用于治疗因阴暑所致的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食物中*、急性肠胃炎等疾病。

有人一到夏天就不愿吃饭,没有食欲,多为湿邪困阻脾胃,导致脾胃运化能力低下,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腹胀、大便黏滞不爽,舌苔厚腻,使用藿香正气水可以化湿醒脾,改善症状。如果外出旅游则必备此药,防治因水土不服造成的脾胃不调。

大众口中所述的中暑,一般称为阳暑,指夏天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者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没能及时补充,人体温度调节发生失衡导致的中暑。这种情况下如果服用藿香正气水,会因脱水导致中暑的情况更加严重。

网络上常见以藿香正气水来预防高温作业所带来的阳暑问题是不适当的,应引起注意

2.清凉防暑颗粒

清凉防暑颗粒的药方组成:白茅根、芦根、淡竹叶、牛筋草、滑石、甘草。

方中6味药物组成,其中以白茅根、芦根、牛筋草解暑止呕,清热生津为主药;配滑石、甘草、淡竹叶清热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去。6味药共同起到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

清凉防暑颗粒用于中暑阳暑证,表现为身热出汗、口干,头晕、心烦、恶心呕吐、体倦无力者,并可预防中暑。

3.清暑解*颗粒

清暑解*颗粒药方由芦根、薄荷、金银花、甘草、淡竹叶、滑石粉、夏枯草。

清暑解*颗粒,清暑解*,生津止渴,并能防治痱热疖。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4.人丹

“人丹”为*楚九于年由"诸葛行*散"的古方修改研制而来,取名为“人丹”寓意以人为本。其主要成分是薄荷脑、肉桂、甘草、儿茶、木香、冰片、桔梗、樟脑、小茴香、草豆蔻、丁香罗勒油,为银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灰褐色,气味比较香,味道辛凉而甘。

方中薄荷脑能够疏风清热;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元;甘草清热解*、益气补中、调和药性;儿茶活血止痛、清肺化痰;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具有开窍醒神、祛暑化浊、和中止呕功效;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散*;桔梗宣散肺气、清利咽喉;樟脑通窍醒神,辟秽利气,消肿止痛;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丁香罗勒油具有驱风镇痛的功效。木香和儿茶还具有保肝、利胆、解*的作用。

全方共泰疏肝健脾、行气止痛、祛湿化痰、化瘀滞之功。因为含有桔梗、樟脑、小茴香等,“人丹”具有祛风健胃的作用,主要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

5.仁丹

仁丹主要成分有陈皮、檀香、砂仁、豆蔻(去果皮)、甘草、木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砂。仁丹为朱红色的水丸,除去外衣后,显*褐色。

方中藿香解暑辟浊,化湿和中,其挥发油可抑制肠胃道的过激蠕动,促进胃液分泌而助消化,又略有发汗作用;丁香、砂仁、豆蔻温中化湿,理气止痛,芳香辟恶;陈皮、木香理气健脾止痛;朱砂镇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和中解*;更有冰片等协同上药,同步取效,为和中止呕,祛暑辟秽,通窍除恶之药。

主治中暑呕吐,烦躁恶心,胸中满闷,胃纳不佳,头晕目眩,水土不服。因为含有藿香、豆蔻、冰片、朱砂等,主要功能是清暑开窍、辟秽排浊,用于中暑呕吐、烦闷恶心、胸中满闷、头目眩晕和水土不服。因此该药用于清暑开窍效果更好。

04预防中暑怎么做

1.防治阴暑

首先是不要因为贪图凉快,而长久地对着空调、风扇吹风。其次,不要在大汗淋漓之后冲凉。第三,不要过度饮用冷饮。尽管夏天再热,也要循序渐进地乘凉,不要贪图一时的舒适。

一旦患阴暑,治疗宜用辛温解表之法,可选用中成药六一散、藿香正气丸(水)内服。或用中药香薷、桔梗、杏仁、陈皮、藿香、淡豆豉,水煎温服,每日两次。或选用香薷、厚朴、扁豆花、苏叶、佩兰、陈皮、茯苓,水煎温服,每日两次。头重如裹者,可加羌活、蔓荆子;寒邪犯胃,致胃气当降不降,症见腹部胀满、纳食不香者,加草豆蔻、法半夏、神曲。

2.防治阳暑

阳暑主要是夏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病症,是在烈日下劳作或长时间待在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引起的,也就是中医学所说“动而得之者为阳暑”。

盛夏补水是关键炎炎夏日,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盐分减少,身体因严重缺少水分,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淡盐开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效果。另外,多饮茶水也是一个防暑的好方法。

绿豆汤能清热解暑、止渴利水,既是夏季的防暑饮品,也是治疗中暑良药。另外,经常食用马铃薯、红薯、香菇、山药等,在大暑伤津耗气时节也有益气作用。

上文提到的“清凉防暑颗粒”、“清暑解*颗粒”以及“人丹”、“仁丹”、“十滴水”等,都是治疗“阳暑”的常用药。人丹保健脾胃的功能更强一些,仁丹清暑开窍的功能更好。

总之,阳暑之人需“补补水”,阴暑之人应“发发汗”。夏日炎炎,应从饮食、作息、穿着等方面进行调整,可以有效的防暑降温。老人和小孩对高温适应能力较弱,需要更加密切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哪呢阴暑阳暑,人丹仁丹加长版三伏,中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