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之前写过一个脑洞大开的联想。
梅占的“梅”,指的不是梅花香,而是梅子酸。
因为梅占喝起来或多或少带有梅子酸味,所以才取这个名字。梅占这个品种,就是岩茶“品种酸”的见证。
不得不说,这番话当真是望文生义的典型。
一本正经的,扯出来这么多胡言乱语。
梅占是岩茶里,难得的有梅花香的品种,花香闻着十分清幽雅致。
再加上,古诗有云,梅占百花魁。
所以才取了“梅占”二字,和所谓的梅子酸味,八竿子也打不着。
《2》
岩茶圈内望文生义的故事,永远不止一例。
之前看到过一个问题。
“铁罗汉为什么叫铁罗汉,难道是因为它有铁锈味?”
这是什么脑回路!岩茶圈内,极少有听过铁锈味的说法。
要是某款茶里面,当真能喝出铁锈味,反倒让人不放心。
担心这种气味是因为烘箱、焙干机内部生锈,导致串味。
否者,好端端的茶,作为草木之躯,又怎会做出金属味?
岩茶里,铁罗汉是四大名丛之首,在圈内小有名气。
铁罗汉之所以取名,在民间说法里能看到各种传说故事。
据说,铁罗汉的得名是因为它的树形奇异,枝叶粗大,神采奕奕,很像虎虎生威的罗汉。
但从铁罗汉的茶味表现看,我们从私心里觉得,铁罗汉之所以取名铁罗汉,那是因为它的滋味很劲道。
汤感绵长,内质丰沛。自身拥有的当归药香,无比沉郁。
喝铁罗汉,麻花喜欢喝焙火足一些的,至少也是中火以上。
当你在喝入茶汤时,第一时间你能体验到无比醇厚的茶汤。
如醴如浆般的茶汤,裹挟着无数当归药香。
轻轻啜一口,像饮了陈化数年的*酒,茶香、茶味、以及汤感里,都藏有不少刚柔并济的风骨!
四大名丛里,铁罗汉的品种香,以当归药香为代表。
所谓的铁锈味,压根没有半点可信度。
《3》
无独有偶,之前还听过这样的调侃——岩茶里的白鸡冠,是不是能做出“鸡汤味”?
什么,鸡汤味!
是参鸡汤,猪肚鸡汤,虫草花鸡汤,还是单纯的心灵鸡汤?
从岩茶的品种香气来分辨,鸡汤味并非是白鸡冠的品种香。
论品种香,白鸡冠拥有特立独行的药香。
这种药香与铁罗汉的当归药香、老白茶的药香,都不相同。
没有真正闻过之前,很难想象。那是一种综合性的中草药香,闻起来茶香比较清郁悠扬。
众多岩茶品种里,白鸡冠的个性很是分明,极易区分辨认。
论外形,白鸡冠的春季新生叶片偏白。
春茶季还没采茶前,茶树上的青叶颜色偏玉白,一眼就能看出它和周围茶树的不同。
放眼茶圈,叶片白化/*化特征的茶树品种,并不少见。
比如,绿茶里面的安吉白。
适制安吉白茶的“白叶一号”,是远近有名的白化树种,茶树新生叶片偏白。
特征据说是茶叶内部的茶氨酸含量高,鲜味物质积累丰富。因为茶汤喝起来格外鲜,所以圈内又有“鸡汤味”的调侃。
岩茶的众多品种里,白鸡冠的新梢持嫩性突出,青叶远比其它岩茶细嫩。
在茶味表现上,山场好、工艺到位的白鸡冠,喝起来格外鲜醇。如果说鲜味突出,将白鸡冠形容成“鸡汤味”,倒可以解释。
但不加细辨,将白鸡冠的品种香,以讹传讹的说成是鸡汤味,就要闹出笑话了。
岩茶在加工时,白鸡冠这类品种,主流上焙火程度不会太高,以轻火、中轻火为主。
焙火轻一些,更能保香、保鲜爽,更能完整地展示出白鸡冠的品种特征。
四大名丛里,铁罗汉的火功,麻花私心认为是焙足了才好。但白鸡冠这样的茶,为了喝其本味,选轻火已经足够。
从铁罗汉到白鸡冠,不难看出岩茶的焙火思路:
看茶制茶,看茶焙茶,才是焙出一款好茶的主旨!
《4》
有茶友看了我们对铁罗汉的介绍后,特意留言反馈。
“估计我喝到的铁罗汉不是正岩的,有辛辣味。”
这又是什么情况?按茶友的说法,他在朋友给他送来的铁罗汉里,没喝出我们形容的当归药香,反倒有几分辛辣味。
岩茶里,但凡提到辛辣味,很多茶友会在第一时间内联想到肉桂。
诚然,肉桂的两大品种特征,只要熟悉岩茶的茶友,都不会陌生。
一是肉桂的茶香很奇特,闻起来是偏辛锐的桂皮香。
一是肉桂的茶汤很奇妙,咽下茶汤时能喝出辛辣感。
恰到好处的辛辣感,喝起来茶味是很舒爽的。
饮茶的感觉,就像喉头得到一阵力道适中的按摩,越喝越过瘾。
奇怪的是,铁罗汉又不是肉桂,怎么会喝出辛辣味?
根据经验看,这未必是山场不正的体现。
恰恰相反,很多树龄老一些的茶树品种,做出辛辣味倒也并不稀奇。
比如,老丛铁罗汉。
比如,老丛水仙。
再比如,老丛梅占。
这些树龄老,资历深的茶树,做出来的成品茶里,能喝出辛辣味。
不过,这股老树老丛特有的辛辣味,与肉桂自带的辛辣天性不同。
麻花之前在试慧苑老丛铁罗汉时,茶汤中的辛辣味,在茶水喝入的瞬间就能尝出。
微微的辛辣,藏在浑厚绵柔有劲道的茶汤里,茶味层次很是特别。
但肉桂的辛辣感,往往在一泡肉桂喝到尾水之后,咽下茶汤。当茶水穿过喉咙,吞咽而下时,辛辣感才会浮现。
老丛的辛辣味与肉桂的辛辣感,它们虽说有相似之处,但出现的时机并不相同。
《5》
喝岩茶,闻茶香时,总能发现不少好玩的事情。
之前有茶友问,为什么他在闻干茶时,没有闻到肉桂的桂皮香?
这不奇怪,桂皮香往往要等到冲泡后,闻盖香或者感受茶汤里的落水香,感受才更清晰。
“那从肉桂干茶闻出烤海苔香正常吗?”
这也不奇怪,这种类似烤海苔的香气,可视作岩茶焙火气息的表现。
岩茶在加工时,需要经历焙火。
高温焙火过程中,茶叶内部的植物蛋白会发生转化,生出一系列焙火气息。
焦糖香、烤坚果香、烤瓜子香、烤海苔香等,都是典型的“火功香”。
这些由焙火带来的香气转变,在干茶香,以及头两、三道茶汤刚泡出来时,趁热揭盖闻香,最是直截了当。
不过,谈及岩茶的香气变化。
不论铁罗汉的当归药香,白鸡冠的草药香,还是肉桂的桂皮香,或者岩茶在焙火后常见的焦糖香等,它们统统属于“近似香”。
岩茶毕竟只是一种茶,不是当归,也不是桂皮的化身。
企望茶叶身上的花香、果香、药香能与原物一模一样,就太难为好茶啦!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