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无论大红袍水仙肉桂,表皮结霜是好
TUhjnbcbe - 2023/11/11 19:51:0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有个80年代茶学系毕业的朋友对麻花说,“表面结霜的是好岩茶,而现在是喝不到了。”

日常与这位朋友聊茶,他有科班基础,也爱研究岩茶,大部分观点都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信服。

而这次提出的看法有两个点,一表面结霜的一定是好茶?二现在还能不能喝到表面结霜的岩茶?

他的结论是肯定式的,连“基本上”、“大部分”这样的状语都不带。听罢,麻花内心起了波澜,究竟是不是如他所说,还需要验证一番。

他属于学院派,逻辑清晰,观点高大上,但缺少实践经历,而说到这经验和经历,非武夷山做茶人不可,他们一辈子做过的茶可能比我们吃过的盐还多。

《2》

跟茶农聊“结霜”时,一开始他们是误会的。

他们会说,“结霜”是很神奇的,在炭焙时候能看到茶叶表面上亮闪闪的东西,于暗处看很像闪动的钻石,但是一翻动茶叶,这些“钻石”就脱落不见了。

麻花解释道,我们说的“结霜”是成品茶后干茶表面有些白霜感,而不是焙茶过程中产生的结晶体。

焙茶过程中茶叶析出的茶碱茶皂素遇到高温会结晶,久而久之会在焙茶间的窗棱、墙壁上结上厚厚薄薄的一层。

这种结晶体在焙茶时能看到,茶友们拿到的成品茶里是看不到的。

结晶体与结霜断然是不同的,如果真有结晶体残留茶的表面,那可是会喝到满口的苦茶碱味。

《3》

在明确了我们所说的“结霜”后,确实有几个茶农说,“要好茶才有结霜啊!”

有个做茶四十多年的老茶师认为要山场好、工艺好的茶才能结霜,但是具体原因他并不懂。

另一个茶农做茶时观察入微,他觉得干茶呈乌褐色的茶会结霜,而干茶颜色太暗太黑则不会结霜。

对此他有自己的理解,做青做得透,发酵程度恰好的茶,干茶是乌褐色的,他只有在这种工艺到位的褐色干茶表面看到过结霜,如果发酵重了,干茶色黑,是看不到结霜的。

怕我们不好领会,他又加了一句,“你们看,像红茶就不会结霜吧,发酵重,干茶黑。”

还有茶农认为,必须足火高火茶才可能结霜。

从他们做茶经验总结出来的“结霜”原因,主要还是在工艺上,青做得好,水走得透,火焙得足,都是结霜的先决条件。

《4》

那么,干茶表面结霜的物质究竟是什么?

有学术傍身的茶农说,这是茶叶里的单糖物质。

仔细观察一下,这种结霜的感觉确实像糖粉撒在干茶面上,零星泛白,透着香甜可口之色。

茶树鲜叶里含有多糖物质,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多重化学物理反应,分解成单糖。

多糖不溶于水,没有甜味,而单糖溶于水,会让我们体会到茶的蜜香、果香、甜香。

做茶的过程就是要让茶从苦涩变到香甜,比如做青、焙火,都是在逼走茶叶里的苦涩水,解出单糖物质,让茶汤变得柔软甘甜。

有时候焙完火,单糖物质会在干茶表面生成,有时候要等到退了火,单糖物质才会从茶叶内部凝聚到外部。

茶农给出的总结是,结霜越多茶越好,因为喝着甜呀。

《5》

有些茶友很是机灵,他们发现了岩茶结霜现象,并且生硬地代入自我判断,能结霜的是炭焙茶,反之则是电焙茶。

机灵过头便成了自以为是,炭焙茶是比电焙茶容易结霜,并不是所有炭焙茶都能结霜。

我们倒是见过没有结霜的牛肉、慧苑坑老丛水仙,你要说这等好茶是电焙出来的,茶农会以死明志的。

茶叶的制作过程都会有单糖析出,或多或少而已,又或是否残留于表面。

电焙也会出单糖,也可能聚集茶面,但是不容易附着。

电烤箱是密闭的,内部必须有吹风循环系统,才能把焙出的杂味异味经过通风口吹出外部,电焙过程才不会把茶闷红、闷出杂味。

于是,表面结霜也随风吹散了。

《6》

茶叶表面结霜与否,并不是好茶的唯一评判标准,纠结于此,如同管中窥豹、一叶障目。

不知其中原因的茶客甚至觉得有白霜的岩茶卖相不好,有霉变的迹象。

而这个白霜究竟如何产生,做了一辈子岩茶的人也找不到答案,否则他循着这个答案,得到规律,可以让每款茶都结出霜来。

不过总得说来,茶农和茶客都认可白霜是好的存在,而且据他们所说现在难得结霜之茶。

工艺的恰到好处、茶叶内在糖类物质丰富,还需要搭配一系列机缘巧合,才能发生连锁反应,结霜于表。

所以麻花的学院派朋友才说,结霜茶之好,而结霜茶难有。

平时谨言慎行的他给出这样不遗余地的观点,也许是对现今武夷山茶人制茶技艺的失望,对武夷岩茶乱象之重的痛心。

哎,一声叹息。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论大红袍水仙肉桂,表皮结霜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