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总有人带岩茶给我估价,聊聊天价茶吧
TUhjnbcbe - 2024/2/28 16:40:00
刘*连预约 http://m.39.net/disease/a_9377856.html

丨本文由雨晴茶社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雨晴茶驿

丨作者:雨晴

(1)

“雨晴啊,最近茶做得怎么样了啊?”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老友联系我,关心我的茶生意如何,这些友人中不乏一些众人眼中看似特别体面的人,他们不缺茶,尤其不缺天价茶,所以一直不看好我的模式。

总是劝我,要么回到体制内,稳稳当当的上班,要么给我介绍“制茶大师”,带我参加一些名流社交,把噱头搞起来。

讲真,对于这些友人我是感谢的,可我更尊重自己的内心,就是纯粹地喜欢茶,探究茶,然后分享茶给别人,能有几分薄利,维持对于茶继续的探索就够了,简单是成年人世界里最奢侈的幸福。

所以拒绝一番好意的同时,也收获了与他们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我们是和而不同的,也常常约茶。

这不,问我茶做得怎么样,其实只是一个引子,找我约喝“天价茶”顺便劝我回头是岸才是根本。

面对这样的寒暄,我自然也是要调侃一番的。

“本来已经活不下去了,掐脚一算,今日有好茶从天而降,又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果然你的回*汤驾到。”

“哈哈,这话说的,一会儿就到!你这沾了脚气的手要记得洗一洗啊”

“先别,一会儿还得掐呢”

(2)

在好茶面前,哪怕它仅仅只有一个虚幻的好茶头衔,也仍然令人满怀期待。

一见面,就看到一个高档的木盒子,光亮光亮的,内心激动了一番,好像这东西是送给我的一样,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里面是用小泡袋包装的岩茶,醒目的“获奖茶”三个字立马映入眼帘。

我摆好审评茶具,这边烧着水,那边听他说这些茶的由来。

他说了几个我一听就忘的人名,说是什么级别的领导,给了他一款茶,一泡元。

重点渲染了这茶的来历,是什么富豪榜上的名人,在武夷山包了牛栏坑,然后找某大师做的茶,又给我看了他跟瑞士总理,还有非洲的几个什么国家的领导人拿着茶跟他握手的照片。

给他茶的领导说这茶市面上很少,一般人喝不到。然后没过多久又一个领导给了他同样一款茶,他差点就信了,准备自己的企业就用这款茶来接待高端客户,谨慎之余还是觉得要拿到我这边喝一喝再说,毕竟价格不菲。

我忍不住笑了笑,“不错,关键时刻还能想到我,那我当小白鼠也值了”

其实不用喝,他的描述,已经存在诸多的问题了。

承包牛栏坑这种杀千刀的谎言,居然也有人信,天心村里面也就不到10户人家在牛栏坑有地,每家分一块,产量有限,这些户主都不差钱,想要承包牛栏坑,比登天还难!去那边花钱立广告牌还差不多。

大师也就不说了,很多时候大师看起来并不像大师,他们穿着很随意,讲究一种舒适感,做事情方便。并不会留一撮精心打理的胡子,外加一套花里胡哨的新潮唐装。

还有,更加没有常识的是瑞士总理这个梗,话说瑞士哪来的总理?

编哪个国家不好,偏偏编瑞士!

瑞士是没有国家元首的,它们是联邦委员会在管理国家,是一个中立国,联邦的轮值主席从不出访外国,既不与人“称兄道弟”,也不与人“不共戴天”,这么中立居然被中国某个做茶的老板摊上了,然后做的还是不伦不类的茶,瑞士这是招谁惹谁了?

既然事已至此,非洲的那几个领导人也就不去深究了,继续掐下去怕是要引发茶界的世界大战了。

想想自己也是为世界和平做出过贡献的人,就觉得这茶也还是有可以喝下去的理由。

于是开始评茶操作。

(3)

醒完茶,微开盖口,一嗅,他立马问,“怎么样?”

我白了他一眼,“茶都没喝呢,急个毛!”

三道茶汤,按顺序喝了一通

老实说,茶的底子还是不错的,不过这口感有点像纸老虎,看似很凶猛,却也没有凶到点子上,不痛不痒的。

他说,“我也喝不懂好坏,就是感觉很耐泡。”

我又仔细把包装端详了一番,原来这一包岩茶装了12克!

难怪耐泡,难怪总感觉霸气不到点子上,茶气味却挺重。

这种感觉就好像在KTV里唱歌,高音部分,唱不上去,就通过提高分贝来硬吼,深情而又撕裂的嗓音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实际上完全不着调。

这茶也是,为了掩饰自己耐泡度和霸气过不去的缺陷,就通过增加克数来讨巧。

不过KTV里的听众总是会根据唱歌的人是谁,来决定是否拍手叫好,如果是大领导,那肯定是卯足了劲地鼓掌,唱得好不好无所谓。

喝茶的人,也是总根据谁在替这茶叫卖,来决定是否捧场,茶好不好无所谓。

实际上,12克这个数字,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有自信的茶8克多点足矣,超不过9克就可以有很好的表现了。除开茶口实在太重,追求极度刺激的那一部分茶叶发烧友外,正常喝茶基本都是在8-9克之间。

友人见我一直不说话,急了,问“这茶到底怎么样?是好是坏给个准。”

这茶其实还是有些问题的。

投茶量12克,从叶底看是属于嫩采,冲泡后却喝不到苦涩感,香气非常妖艳。

可以看出它的出身不太好,不用说牛肉了,坑涧都不算。

坑涧茶的日照时间短,但是内质却很丰富,10克以上的投茶量,前面几泡茶,一定会有涩感。

而这款茶,没有。

还有,坑涧的日照长度和强度,也决定了它的香气比岗上和高山的茶要细、要幽、要内敛,绝对不会太过浓艳。

但这款茶,香气有些妖艳的发冲。

牛栏坑可是一块幽暗而阴凉的地方,这样的山场,又怎么能生成这种香气妖艳的高香型肉桂呢?

想到这是五位数一斤的茶,又看到他满怀期待的表情,还是收起我直女的性格,好好斟酌一番再说话,毕竟伤了他的心,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这茶山场还是挺好的,但要说是牛栏坑的茶,说实话差距不老少。茶的工艺做得可以,对比市面上其它的无良天价茶,这款算相对有点良心的。”

友人听完,表情松弛了一些,然后扔出那个我不愿意听到的问题

“那你觉得,这款茶值多少钱?”

我半开玩笑地说,“你也有在乎价格的时候?不是贵的就是好的吗?”

他尴尬地说,“天底下哪有真正不差钱的人啊,我也不傻,怎么能被人牵着鼻子走是吧?!这花钱还是得看它值不值。”

看来,不论是谁,都不想花冤枉钱。

最终,我还是没有跟他说值多少钱。

因为很多时候,价格与价值是不对等的。

可以说,市面上岩茶的价格全靠茶农、茶商自我估算、自行定价,自我约束。

说白了,它所处的位置,比它本身重要。比如同样一个苹果,放在农贸市场跟放在五星级酒店的价格就不一样了,五星级酒店吹它是太空苹果也会有很多人信。

同样一款茶,放在小茶叶店跟放在大会所的价格也必然是不一样的。

所以,根本就没办法估价。

(4)

我对天价茶的认识,是从朋友圈开始的,一个很有家境的太太把40多万一斤的岩茶放进保险箱里保管,发朋友圈炫,然后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说“这样你就偷不走了”。

我当时以为40多万只是一个玩笑,结果没几天朋友圈跟炸开锅了一样秀这款茶。

一位友人说,他到过这位天价茶的老板家,他家门庭若市,每位到他家喝茶的,都会来一波朋友圈,也难怪他和他的茶总能保持热度。

很多茶友,虽然嘴上说“岩茶太贵了,又坑又涧(贱)的”,实际上却难掩内心深处对天价茶的膜拜,只要有邂逅天价茶机会,必定在朋友圈、

1
查看完整版本: 总有人带岩茶给我估价,聊聊天价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