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荒野奇兰300元一泡,跟风白茶,打着
TUhjnbcbe - 2024/6/9 19:12:00
北京现在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端午节吃粽子,适合泡一杯肉桂解腻。

肉粽的热量虽高,但配上肉桂犀利风格的茶味,正好搭配。

但有茶友说,他平时喜欢喝香气足一些的岩茶。

雀舌的脂粉香,金牡丹的栀子花香,奇兰的兰花香,在他眼里堪称清新解腻的法宝。

夏天喝点这种“走香”的岩茶,特别应景。

不过根据他的观察,在岩茶市场里,诸如奇兰在内的品种茶,更像是茶桌上的开胃小菜。

论价位,大多比不过水仙和肉桂。

但他最近看到一件新鲜事,他在网上看到一款高货奇兰,价格堪称离谱,单单一泡茶,竟然接近块!

这的确有意思。

不过单单以价论茶,不够全面。这款奇兰到底是凭什么,能卖到这个价位?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A:它是产自正岩核心山场,山场环境特别顶级?

B:不是,连正岩都不算。

A:它是大师茶?大牌茶?还是手工茶?

B:这些概念老早就过时了,统统都不是。

A:偶买噶,那它怎么值这个价?

B:人家那可是荒野奇兰!

聊到这,麻花心里一早就忍不住了,有些话实在不吐不快。

《2》

大家不妨想想,岩茶圈内提荒野概念,合理吗?

武夷岩茶,历来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说法。

一个岩字,道破了岩茶的风味魅力玄机。

岩茶的“岩”,不是普通山岩可以替代的,只有正岩一带才能产出拥有明显岩韵特征的岩茶。

什么是正岩?很多圈内人都熟悉的一句话是,当你走进景区后,看到的茶就是正岩。

再进一步说,景区里面,唯有靠近当地特有风化岩的茶地,才能产出优质岩茶。

因为这些风化岩内部拥有丰富养分,经过风化和流水自然侵蚀后,这些巨大风化岩上能不断剥落出风化岩碎屑,滋养下方的茶地土壤,从而让岩茶形成特有的岩骨花香风味。

同时,作为特殊丹霞地貌的产物,武夷山的风化岩属于上天恩赐。

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一般的存在。

换做其它茶叶产区,哪怕生态环境再好,也没办法做出体现岩韵和骨鲠的美妙茶汤。

简单来理解,从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风味核心要求看,只有正岩核心山场的茶,才能算是圈内的顶流。

所谓的荒野概念,在正儿八经的正岩茶面前,不过是浮云。

《3》

正岩荒野茶,是不是比普通正岩茶更胜一筹?

为了今天这篇荒野岩茶,特意到网上搜了搜关键词。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在茶圈内,打着“荒野茶”为旗号的概念岩茶,早已泛滥成灾。

#慧苑坑涧百年野茶#、#私房正岩荒野大红袍茶叶#、#武夷岩茶野茶#……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很明显,上边列出来的例子,或多或少都有滥用关键词之嫌。

但麻花想说,不知道这些滥用“荒野”概念的茶掌柜,是对正岩有误解,还是对荒野有误解,正岩茶何谈荒野一说?

因为正岩山场范围说大不说,说小不小,包含在武夷山景区里。

虽说,正岩各大山场内,能零星看出不少自然繁殖的奇种(武夷山内叫奇种,其它茶产区大多将这类群体种茶称为“菜茶”。)

但正岩景区里,常年游客不断。尤其是水帘洞、九龙窠(大红袍母树所在地)等热门景点,更是热闹不已。

对圈内人而言,每到春茶季,前往牛栏坑、马头岩、慧苑坑围观、凑热闹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再加上,正岩山场的古老茶地里,最出名的种植方式非盆栽式种植莫属,借助山势,垒石成园,往里种茶,从而让茶树更好地吸收风化岩碎屑的养分。

不论从哪个层面看,正岩一带都算不上深山荒野,人迹罕至。

何谈纯荒野,无人工干预痕迹一说?

《4》

开篇茶友提到的荒野奇兰,勾起了麻花的好奇心。

话说,这茶究竟是什么来头,能卖到一泡?

顺着茶友发来的链接,点进去一看,结果有了意外发现。

因为视频里,茶掌柜在介绍那泡正岩茶的产地时,大手一挥,表示镜头面前的XX地就是这款奇兰的产地,生态环境棒极了。

所以在那泡奇兰的身上,才能喝到浓浓的清凉感,兰花香与清凉感一同出现……

讲真,这里完全是误用概念。

且不说,岩茶主流是以正岩为贵,不提倡荒野概念。

单从荒野茶本身,可不是简单的生态环境好那么简单。

何为荒野茶?在我们的白茶春茶笔记里,有过很多详细介绍。

(注:本篇配图的荒野茶,均摄于太姥山,非武夷山)

大家都知道,按种植方式不同,白茶有台地(人工种植、人工管理)、抛荒(停止对台地茶园的管理照料,不修剪,让茶树恢复自然天性)、荒野(天生天养、无人工干预痕迹)。

很多茶客还产生这样的误解,觉得一片茶地只要抛荒上几年,自然就能称得上是荒野。

其实,抛荒茶与荒野茶拥有极易辨认的方法。

那就是,荒野茶是零星、零散、不成规模的,东一丛、西一处,与杂草灌木共生。

当你在拍下荒野茶树时,就像以往节假期的热门旅游景点那样,人山人海,根本没法拍下一张独立单人照。

基本上,从荒野茶的照片里,都能看出一旁灌木、杂草、草丛的强势入镜。

无人照料的自然生长环境下,荒野茶要想生存下去,全凭自身实力。在物竞天择的淘汰过程中,若是没能顺利和身旁的灌木草丛争夺足够的阳光、雨露、养分,根本没法立足!

同时,也正因为存活下来的荒野茶,生命力强,扎根甚远,养分物质积累可观等,才能让做出来的茶拥有更独特的野劲。

至于抛荒茶,它的野劲不如荒野茶。因为抛荒茶是建立在台地茶的基础上人为抛荒得来,在抛荒茶园里,常能看出不少原先的人工种植痕迹。

比如,茶树之间的行间距,整齐划一,有规律的排列。

这在真正的荒野茶上,绝对不会如此!

观察某片茶园时,只要看清这一点——茶树是否密植,就能快速分清真假荒野茶!

反观那泡所谓的荒野奇兰,按照卖家的产品信息展示,那片所谓生态很好的茶园里,远远望去,茶树是一垄垄的,不可能没有人工干预,算哪门子的真荒野?

《5》

天生天养的荒野茶,风味的确不错。

之前在喝今年的荒野银针(白茶)时,就被茶汤里爆炸极的毫香与淳滑汤感,深深惊艳了一番。

但麻花在试茶时,就想明白了这样的道理。

因为溯源和自证的问题,有机茶会比荒野茶、古树茶、甚至手工茶等,更容易被大众认可与接收。

有机茶的背后,有证可依,有地可查。要符合一系列条条框框的限定,还要经历多重检查,要想弄虚作假,很难。

但荒野茶、手工茶、古树茶不同。如果有茶掌柜存心想骗人,空口白牙,那么普通茶客也难辨真假。

总不能为了喝茶,将自己往福尔模式的方向去发展,专门去打假实在太心累。

相比下,有机茶的可溯源与有认证,就让人省心多了。

再来看开头的那泡“荒野奇兰”,若它真如商家所言,产区生态环境极好。那么,去办有机证才有说服力。

没必要在岩茶圈内,再不伦不类,生搬硬套上“荒野”概念!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荒野奇兰300元一泡,跟风白茶,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