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动不动一场茶全包了,究竟是谁制造了茶叶浮
TUhjnbcbe - 2024/8/12 21:29:00
复方白芷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6425.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友说买到了一款奶油味的巧克力白茶。

很激动,说是老白茶。

价格很便宜,8年的老白茶才多块一斤。

鉴于前几次他提过这款老白茶,当时我一看颜色,再问年份与价格,立马劝他不要买。

没想到茶友不听劝,还是把这咖啡黑色的“老白茶”请回家了。

买回来还想寄给我喝.....太热情了,完全hold不住。

李麻花在一边大喊,不要啊,我不喝做旧老白茶。

我疑惑地问茶友,这个价格跟年份完全对不上号,您为什么还会相信它是真正的老白茶呢?

茶友笑着解释说,他问过卖家了,8年的老白茶为什么卖这么便宜,卖家告诉他,当年这一整场茶全部被他包下来了,整场拿货,价格比较便宜,所以才敢卖这么便宜。

乍一听还蛮有道理的。

外行自然就稀里糊涂掏钱了。

我初时一听,也差点就拈须微笑了。然而转头一想,8年前能囤下一整场茶的,可不是普通人,这个人我怎么没听过?

去看了茶友发来的店铺,一看就呆住了。

满屏乌漆嘛黑的做旧老白茶。

满屏美女在其中明眸善睐巧笑倩兮。

果然,又是一个卖做旧老白茶,还特别会来事、会讲故事的,茶掌柜。

只是,这位掌柜是如何把这么多咖啡色老白茶齐聚一堂的呢?

这份功力,不可小觑。

《2》

这位卖做旧老白茶的茶掌柜是深谙人性的。

伊可能没读过几年书,但对人性的洞察力,是与生俱来的,深刻而敏锐。

伊明确地知道消费者在购物时,犹豫与纠结的点在什么地方,也知道如何让消费者自我瓦解与破防。

所以,伊轻轻松松地一句话,我整场全包下来了,瞬间就打动了原本已经对其持怀疑态度的茶友。

令茶友迅速打消顾虑,并买单。

买完单还欣喜若狂,觉得自己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这种卖了别人还叫别人帮忙数钱的“能耐”,我们团队简直是望尘莫及、望洋兴叹、望川秋水也拍马追不上。

还好伊只是开了间小小茶叶店,并没有去考公。

否则,还不知道会折腾起多大的风浪来。

想来,伊的销售话术包括但不限于“整场包下来”这种,还有别的许多许多。

估计有一个素材库,不同类型的茶友来了,便使出不同的招式,令其不得不信服,继而成为囊中之物。

很好奇,针对下一个有别的方面顾虑的茶友,伊会如何解释?

比如对颜色的质疑,伊将如何解释绿色的青叶在萎凋后变成咖啡色呢?

难道会说,“这是我们自己的研究中心特别定制的色泽”么?

那茶叶上的晒伤斑呢,该如何自圆其说?

在我苦思之际,正在画花园的李麻花给出了新思路,估计会说这种花纹是好白茶才有的,是标志和特色。

我白她一眼,难道还要说“这种花纹被某某博物馆收藏了”吗?

这是一个梗。

某次,李麻花接到电话,说她的作品被某博物馆收藏了,激动得一晚上没睡。

第二天一查,那就是一个以个体名义申请的博物馆,不权威亦没有含金量不说,作品被它收藏还要缴纳两千多的年费。

对方打电话来要钱的时候,被李大女侠一通狂骂,龟缩而去。

看看,这年头骗纸都这么有文化有深度了。

当一块任人宰割的鱼肉可真不容易呀。

《3》

那么,“整场包下来”这句话本身,漏洞在哪里呢?

还是来跟列位看官细讲一讲,免得还有继续上当的。

白茶的产量,跟武夷岩茶是不一样的。倒是跟普洱茶有些接近。

武夷山正岩就那几个坑几个岗,地盘有限,种不了几株茶树,也采不下多少桶青。

加上十斤青才能做成一斤成品岩茶,故而,产量就更少了。

所以如果有人说,把某款武夷岩茶整场包下来,这是有可能的——挑一个不是太核心太出名的山场,找一户不是很有实力的茶农,挑一款不是很有名的品种,确实是可以包一场的。

或者是略微知名的山场里的某一天的肉桂,整场包下来,也是有可能的。

成品茶可能就多斤,花十几个二十个W也够了。

现在的岩茶圈,若没有这点实力,连入门都入不了。

再来说说白茶。

这位掌柜说,伊把那款茶整场包下来了,所以价格可以自己定,可以卖便宜。

那是一款秋寿眉的散茶,按掌柜的说法,是8年前的。

也就是说,8年前,伊拿出真金白银的钱来,包下了一整场秋寿眉,并且,储存到如今。

这是这个销售话术的理论核心。

让我们回到遥远的8年前吧。现在是年1月份,8年前就是年,或者是年。

那时候,能轻轻松松地包下一整场秋寿眉吗?

那时候,茶商拿货方式是怎么样的呢?

《4》

、年的福鼎,从事白茶行业的人是不多的。

那时候福鼎的经济支柱产业,一是板材,二是旅游,白茶排在后面。

当下大家看到的很多的茶厂,当年都还没有注册,甚至,掌柜还在从事与白茶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工作。

而当年那些老早就进入白茶行业的人,有一些,虽然占了先机,却并没有享受到白茶的真正的红利。

当年的白茶行业,也不像如今这样规范与精致,大到产品打造,小到采茶收青,都充满了浓浓的,地方味道。

那时候市场上在售的白茶种类,也很简单,只有银针,牡丹,寿眉,贡眉。

那时候开春第一波采下来的,是白毫银针;银针之后采的,是白牡丹,其中等级高的是牡丹王;牡丹之后采的是寿眉。春天的是春寿眉,到了秋天,采下来的是秋寿眉。寿眉当中挑出来等级高一些的,是贡眉,价格卖高一点。

最重要的一点是,茶农们并不有将寿眉按节气区分开来,分出白露茶寒露茶谷雨茶......

他们只是把所有的春寿眉们拼成一堆,统称寿眉。再把所有的秋寿眉,秋季从立秋到白露这段时间采下来的所有秋寿眉的总和,拼一个堆,唤作寿眉。

那时候,所有在春季与秋季被定到寿眉等级的茶,最后是按季节拼成一堆,再上市销售的。

春寿眉一堆,秋寿眉一堆。

所以,8年前,要提起一场寿眉,那指代的就是一整个春季的春寿眉,或者是一整个秋季的秋寿眉。

量是非常大的。

有2-4千斤的干茶产量。

没有一点实力,是囤不下来一整场寿眉的;没有一点眼光,也不会在那时候去囤下这样大量的秋寿眉。

故而,能在8年前就眼光独到地,有先见之明的,并且还有十几个W来囤下整场秋寿眉的,肯定不是普通人。

这样的人,在当年那个注册茶厂只有几百家的白茶小圈子里,肯定会是知名人物——有实力有魄力,老S他们一夜之间就传遍全镇了。

这样的人,当年就算是在今天一年做几十个亿的头部那几家厂子面前,也是大客户,也是极瞩目的。

然而,我们从9年前混迹福鼎各大茶区,从来没听到过这么一号人物、这样一件异事。

最八卦的茶农,连他和堂哥怎么分的茶园、因为抢荒野茶还打了一架的事都说了,却从头到尾没提过这样一位茶商。

是了,根本就是不存的。

怎么会有人提起?

《5》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皇帝的新衣也总有被曝光的一天。

这位聪明的掌柜,想来是听说过圈内谁谁谁近些年去承包茶园的故事,故而,笔削春秋,移花接木,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大咖,杜撰了自己上山包茶的故事。

但是伊不知道的是,8年前福鼎的茶厂是怎么样的,8年前福鼎人做寿眉是怎么做的,伊只看到了当下福鼎人做寿眉做牡丹的做法,便盲目代入,以为当年也是这样做的,以为当年一场秋寿眉的量,跟今天的一场是一样的。

于是,就编出了这种内行一听就漏洞百出的话术。

今天的一场是几百斤,当年的一场是几千斤,怎么能同日而语?

好歹打听一下再来编吧。

说谎都说得这么不敬业。

扎心。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动不动一场茶全包了,究竟是谁制造了茶叶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