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赘婿》改编自网络小说,由德云社“少班主”郭麒麟与宋轶主演,在剧中提到过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食物,那就是皮蛋。
当然对于皮蛋这种“黑暗料理”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喜欢的格外喜欢,讨厌的也特别讨厌,毕竟对于食物的感受,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见解嘛。
皮蛋这种食物,在外国人眼里被称为恶心的食物,还有“撒旦之眼”、“千年老蛋”等绰号。
皮蛋单吃可能很多小伙伴是难以下嘴的,可是当皮蛋换个马甲与其他食物相搭配时,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所以在《赘婿》中“男德学院”的几位同窗好友研制出了好几种关于皮蛋的菜式,深受食客的喜爱。
一、皮蛋的历史
在《竹屿山房杂部》上记载有一种叫“混沌子”的做法,与皮蛋做法极其相似。
“取燃炭灰一斗,石灰一升,盐水调入,锅烹一沸,俟温,苴于卵上,五、七日,黄白混为一处。”
这本书成书于公元年,此时正是明孝宗弘治十七年,证明皮蛋这种食物在明代就产生了,但是至于是谁发明的,产于何地,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竹屿山房杂部》类似于现代的一些杂志,内容比较繁杂,其中包括了古器、书画、花木、禽鱼等内容,甚至还有《家要》、《家规》、《宗仪》等等内容。
在这部书中就有关于怎么做皮蛋的记载,实际操作就是把炭灰和石灰用盐水混合好,涂在蛋上,封存35天,就成了“混沌子”了。
古人用字造词还是很有学问的,这样一只蛋,又是灰又是泥的,不叫“混沌子”叫什么呢?
以同样方法做出来的食物,还有戴曦所著的《养余月令》,其中有一种叫“牛皮鸭子”的制法方法,与“混沌子”基本相同,书中这样写道:“每百个用盐十两,栗炭灰五升,石灰一升,如常法腌之入坛。
三日一翻,共三翻,封藏一月即成。”这两种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利用炭灰和石灰,促使食品发生强碱性的化学变化。
随着岁月的变迁,历史的流转,各地都出现了“混沌子”,而且这种食物也有很多不同的叫法,有叫它“松花蛋”的,也有叫它“变蛋”的,当然制作方式也更加完美了。
关于皮蛋的制作方法,每个地方都出现了自己的特色,比如黄石松花皮蛋、西乡松花变蛋、白洋淀皮蛋、永川皮蛋、宜春皮蛋、东平湖松花蛋等等,每个地方的皮蛋都有了关于家乡的味道,一枚小小的蛋,可能就变成了一个“乡愁”,一个思念……
美食这个东西有一种特别的功能,那就是通过味蕾来记录历史,人们在口口相传中把美食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皮蛋的加工也是一个神奇的步骤,它在成型的过程时,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比如蛋白质和脂肪水解,钙和碳水化合物增加,蛋黄变为稀心,蛋白凝结为有弹性的琥珀状胶冻。
关于皮蛋这种产物,在古书上也多有记载,比如清代朱彝尊所著的《食宪鸿秘》、李化楠所著的《醒园录》、曾懿所著的《中馈录》、陶仕成所著的《调燮类编》等书中,对制作松花蛋过程中的各注意事项都有了明确的说明。
《赘婿》的作者一直申明这是一本架空类小说,可是大家依然能从蛛丝马迹中寻出一些历史的痕迹,如果是以南宋为背景,那么宁毅制作皮蛋,那应该就是当时的稀罕物了,也活该人家穿越了能赚钱。
二、皮蛋的各种做法
皮蛋这个玩意,单独吃的话确实感觉不到它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可是它一旦与其他食物搭配在一起,就会瞬间让人产生惊艳的感觉。
比如皮蛋瘦肉粥,在《赘婿》中,秦嗣源都对那种美食赞不绝口。
对于皮蛋这种产物,每个地方又有每个地方特殊的吃法,江浙沪地区的小伙伴喜欢凉拌;江西小伙伴擅长用皮蛋煨汤;东北的小伙伴偏偏要松花蛋灌进香肠;西南地区的小伙伴,把它和辣椒放在一起,简直美味得不行;广东人喜欢煲汤,各种汤在广东人手里都可以变成别具一格的美食,所以皮蛋瘦肉粥就应运而生。
皮蛋瘦肉粥在《赘婿》中,宁毅的宠妻秘方就是给媳妇做美食,其中就有皮蛋的身影,后来更是拿皮蛋创业,成立了“竹记”,利用“竹记”收集的信息又成就了“苏氏布行”,整个商业思维可以说是环环相扣。
关于皮蛋的吃法很多,如果小伙伴们只局限于拨了皮就吃,那就太小看皮蛋这种美食了。
在东北有一种食物叫松花蛋肠,把茴香、花椒、肉桂等一些列炖肉料煮成料水后,放进剥壳切丁的皮蛋与打散的鸡蛋液,然后灌入肠衣中封口保存。
松花蛋肠在需要食用时,把松花蛋肠煮熟,其口感Q弹无比,又有皮蛋的柔韧劲道,就着小酒来一口,真是快乐似神仙。
在闽南福建有一种“皮蛋鸭卷”,把一只烤得香香的鸭腿剔骨,然后再将一整个皮蛋裹进鸭肉里,香气四溢的烤鸭里面紧裹着松花皮蛋,切开来不仅造型美观,口感更是无法言说,咬一口满口生津。
湖南益阳、郴州等地区,有一道擂辣椒皮蛋,受到很多饕餮客的喜爱…….
关于皮蛋的吃法还有很多,这是一种神奇的食物,在老外眼里,这种食物被称为世界上最恶心的食物之一,其实不是这种食物恶心,是他们根本没有get到食物的精髓。
皮蛋鸭卷皮蛋这种食物未必能做主角,可是作用配角时,它们的作用不仅仅是锦上添花,可以说在整个味道中,会有平分秋色之感。
三、皮蛋的滋味
皮蛋的滋味,其实就是一场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别看一颗小小的皮蛋,其用料是非常关键的,碱量不能过高,一旦过高,作用时间过长,已凝固的蛋白则会变为液状,在皮蛋加工过程中俗称伤碱。
所以碱量的控制在制作皮蛋时非常重要,腌制皮蛋的辅料会生成强碱性物质,它穿透蛋壳,使蛋白质凝固,并杀死可能导致腐败的细菌。
在制作过程中,部分蛋白质发生降解,分解产物与金属离子从蛋白质结晶出来,形成了一朵朵漂亮的松花,松花蛋的名字也自此而来。
在腌制过程中硫化氢、动物脂肪酸以及大量的氨基酸,它们催生出皮蛋特有的风味,在时间和化学的酝酿之中,一颗普通的蛋脱胎换骨,以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
皮蛋是什么滋味?其实就是时间沉淀出来的味道,一颗小小的蛋在岁月的浮沉之中,传播了关于食物的力量。
几百年的时光也是弹指一挥间,当我们回望那个沧桑岁月时,可能会对其他事物产生某种怀疑,可是唯有食物,却通过另外一个途径传递了曾经的过往。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除,逆风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