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忙过
昨天傍晚就随手从新收到的茶样箱里,抽出三款代表,作为探路先锋。
分别是,矮脚乌龙、岩乳、小红袍。
当然,今天又陆续试了一批茶。具体情况如何,这里暂且留个悬念。
先回顾昨天的试茶战绩,三进二,比率还是蛮高的。
抛开其它内容暂且不说,单从茶香来看。
矮脚乌龙的盖香,蜜桃香清甜,兰花香淡雅,先果香,后花香,香气层次丰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盖上的蜜桃香,清晰可辨,历历在目,还挺浓郁的。
岩乳,因为盖上浮现了几丝沤青味,并且由于它的火极重,今年的新茶目前还做不到这样的火。
故而,两罪相加,这款做青做得不够好,浮有青味的岩乳被直接淘汰出局。
再来说下,小红袍。初闻盖香时就能知道,那款小红袍是走花香清新路线的。花香甜且俏,清新秀气。
闻起来有几分接近雀舌,花香层次丰富,栀子花香、夜来花香、茉莉花香等多层次花香。
再叠加上几分脂粉甜,整体香型阵营里,花香C位出道,特别迷人。
单就这两天的试茶感受看,今年岩茶留给麻花的最大印象,没别的,就是香!
《2》
特别申明一下,这里说的香气明显,不是在说茶香发冲。
而是它们的香气特点,大多能做到清晰表达。
当你将它们泡出来后,根本不费劲,就能闻到其中的香气。
一目了然,清晰可辨。
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于我们试茶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省事多了。
在第一轮闻香时,就能直接淘汰出那些品种香不的茶。
也许,有人会在心里纳闷,岩茶的品种香,容易被辨别不是很正常吗?
不,不,不。按这样去想,说明你太不懂岩茶。
在后台里,麻花不止一次收到过,天南地北茶客发来的喝茶困惑。
你好,什么是肉桂的桂皮香?
焙中、足火的水仙,是不是没有兰底?
为什么我喝黄观音,根本不觉得它香,反而是很苦很涩……
林林总总的问题,统统都指向一点——岩茶很复杂。
比如,按山场来论。
哪怕同样是肉桂茶树,但是,产自正岩坑涧山场的肉桂,桂皮香多为细幽。
而岩上的肉桂,因日照时间更为充足的缘故,更易呈现出高扬奔放的香气。
比如,按做青效果看。
岩茶在做青过程中,容易左右岩茶最终香气呈现的芳香。
发酵轻一些,岩茶内部的花香保留更充分,而发酵程度重一些,果香更明显。
像是肉桂在加工时,唯有加重一些发酵,才会生出果香(蜜桃香等)。
这种情况下,遇到一款花香、果香比桂皮香更加凸显的肉桂时,在西风压倒东风的情况下,将肉桂喝错成其他茶,那就尴尬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岩茶的品种香清晰,便是件值得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