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好岩茶,不止肉桂,还有水仙大红袍小陈
TUhjnbcbe - 2025/1/13 23:15:0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年初武夷山政府雷厉风行的“退茶还林”行动,在岩茶圈引起小小的震荡。

此次行动,有拍手叫好的,也有扼腕叹息的。

拍手叫好,多数是爱茶之人,他们深刻意识到“没有绿水青山,哪有岩骨花香”的重要性,大力支持此做法。

而扼腕叹息的,多数是“遭殃”的茶农,不知道用敢怒不敢言来形容他们的心情,是否恰当。

不论举双手双脚赞成还是愤怒,此次行动,暂且告一段落。

春茶季,再访三坑两涧,果然发现了不同。

视觉冲击力最强的,是牛栏坑。它变宽敞了,恢复如初,再也不用侧身才能进。

(这挖掉的肉桂,估摸能买好几辆BMW,不知道茶农会不会肉疼得厉害。)

与茶农们的交流,麻花发现一个共性,这次“退茶还林”行动,铲除的,多数是肉桂。

肉桂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登上话题榜。

有若干个茶友,不约而同提出了相同问题:为什么最近肉桂出镜率这么高?隔三差五就出现一次?

个中原因,不外乎两个。

在茶农眼里,种肉桂=价格有保障

种植肉桂,这是由市场所决定的风向标。

近几年在武夷山,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我明年打算把***(多数是一些小品种茶)挖了,改种肉桂。”

(不禁为这些小品种茶叹息,且喝且珍惜吧,在未来,还不一定能喝到这些小品种茶。一忧)

过去十年间,肉桂的价格一路看涨,呈现持续上升的状态,价格就没有低过。

麻花刚开始喝岩茶时,好一点的肉桂,百来元就能买到。现在正岩产区产的肉桂,只要工艺到位,品质不是太差,没个四位数都买不到。

水仙茶,价格波动不大,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如同侠之大者郭靖,老实本分。

小品种茶,价格跌跌涨涨,就像坐过山车,心脏稍微不好的茶农,怕是接受不了这种价格起伏。

在价格面前,茶农向一路飘红的肉桂投了诚。

肉桂=肉贵,这是不少茶友戏谑之语,但一语成箴。现如今肉桂的价格,当真比肉还贵,甚至有的肉桂,一斤能顶上的上榕城二环的房价。

肉桂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确很微妙。

市场选择了肉桂,茶农为了迎合市场而生产肉桂,市场只好接受肉桂……这样一个循环之下,肉桂不出彩都难!

在茶友眼里,喝肉桂=你懂行

岩茶圈有一对世外仙姝,一名曰水仙,另一名曰肉桂,她们还有响亮的名号——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

若是混岩茶圈你没喝过这两种茶,估计会被深深的鄙视,“你连最普罗大众的岩茶都没喝过,还说自己懂岩茶?”

近年来的肉桂,更是成为一众新茶友追捧的对象,尤其是新茶友,更是喊着要喝肉桂,仿佛没有喝过肉桂,自己都不算入了门。

要是你喝过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天心岩肉桂、悟源涧肉桂、慧苑坑肉桂、倒水坑肉桂、大坑口肉桂等,那你一定会成为新茶友顶礼膜拜的对象:“哇,你好懂肉桂耶,老司机,快带带我,带我喝岩茶。”

简而言之,喝肉桂,意味着你懂行,否则,你就out了!

抛开肉桂这种人为过度追捧的嫌疑,它本身的品质,还是值得称赞。

单是它的品种香,就足够有辨识度。

没错,肉桂的品种香,就是传说中有辛辣感的桂皮香。这种香气,携带在肉桂的DNA当中,深入骨髓,不论你是长在牛栏坑还是慧苑坑,又或者是天心岩、马头岩,桂皮香都是存在的。

要是一款肉桂,没有了桂皮香,那这茶多半是山寨的。

这种神奇的桂皮香,还会受生长环境的影响。

譬如生长于牛栏坑的肉桂,因日照时间短,其桂皮香细腻而悠长,不张扬,甚至有些内敛,似陌上君子。

而马头岩开山坪,因日照时间长,长于此处的肉桂,桂皮香张扬猛烈,霸气十足,似猛将赵云,所向无敌。

山场赋予肉桂不同的性格,才让它变得丰富而多彩,才能成为茶友的新宠。

如今肉桂火爆的场面,一如数年前的大红袍。

时移世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局面,正在上演。

肉桂也好,大红袍也罢,它们的爆红,是作为岩茶使命,它们所肩负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武夷岩茶,了解武夷岩茶,喜欢武夷岩茶。

其实,好茶,不止肉桂,我们对肉桂也不必有太多的执念。

岩茶,适口为珍,哪怕是黄观音、梅占、黄旦都行。

此情无关风与月,只是爱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岩茶,不止肉桂,还有水仙大红袍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