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岩茶爱好者都知道,武夷岩茶有三宝:水仙、肉桂、大红袍。每次上茶庄去买茶,掌柜推荐得最多的,也是这三款岩茶。
但是,每次茶过三巡之后,许多人就晕了。
《1》
讲一个段子。
喝一口,问掌柜,这是肉桂吧?
掌柜说,不是,这是水仙!
呃,猜错了,很丟人,期待在下一泡茶里扳回一局。
到了下一款茶捧上来,仔细地闻了香,喝了汤,信心满满地说,这一定是肉桂,这回错不了了!这么强烈的桂皮香!
掌柜笑笑,说,这还是水仙!这款是老丛水仙,跟前面一款水仙不是同一个山场。
*……%¥,连错两局,太糗了!
告诉大家吧,这还不算什么,村姑陈刚学喝岩茶的时候,连错过5局。
那一晚,差点要怀疑人生了!!
《2》
确实,水仙和肉桂,时常有人傻傻分不清,为什么呢?
这一切,要归结于今时今日的工艺改进。
武夷岩茶盛行了这么多年,在工艺上,虽然没有大程度的改变,但是各位制茶师在制茶的时候,偶尔心血来潮,会有一些微调,比如增加发酵的时间,比如调节发酵的温度。
于是,我们就喝到了芒果味的黄观音,喝到了水蜜桃味的肉桂,喝到了桂花香的水仙。
所以,你喝到桂花香的水仙时,以为喝到了肉桂,但其实人家是水仙。
所以,当你喝到水蜜桃味的肉桂的时候,以为是四大名丛里的水金龟。
所以,当你喝到芒果味的黄观音时,以为是某种失传已久的奇种。
岩茶的世界光怪陆离,难怪越来越多的人说,喝不懂岩茶。
《3》
抛开工艺上的改进,水仙和肉桂,要如何才能分得清呢?很简单,掌握了下面的方法,一分种教你分清水仙和肉桂。
1、从外观上分
从茶叶的外观上,可以清晰地分清水仙和肉桂。
水仙的干茶,条索粗大,叶片阔而长,叶端微钝,叶边缘的锯齿较深,整体面积是肉桂的两倍。
肉桂的干茶,条索细小,叶片窄而短,两头尖,中间较宽。叶边缘的锯齿较浅,整体面积偏小。
2、从汤色上分
水仙的茶汤,颜色多为橙黄,琥珀色,赤金色。晶莹剔透,临光极美。
肉桂的茶汤,颜色比水仙略偏红色系,多为胭脂色,檀色。汤色晶莹,通透明亮。
3、从香气上分
水仙的香气,大多是兰花香,开水一冲入,便马上泛上来的那种,张扬的,明晰的兰花香。有时候,因为天气不好,香气可能没那么明显,但细啜茶汤,汤底里仍有清楚能分辨出来的兰花香。
肉桂的香气,主要是桂皮香,这种桂皮香,其实多喝几次,就能牢牢记住它的味道。如果硬要叫村姑陈描述一下,那就是中药桂枝的气味,当然比桂枝的味更淡,更好闻。
但是,现在由于工艺改进,或者某位制茶师突然偷一下懒,有可能肉桂就能做出花香,果香(如前文提到的桂皮香)来,连资深老茶客也会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4、从口感上分
水仙的口感,极醇厚,武夷山素有“醇不过水仙”的说法。
这种醇厚感,就如同喝牛奶,有稠的,滑的感觉。
肉桂的口感,极浓烈。肉桂除了香味浓郁之外,滋味是极浓烈的。
如同琏二奶奶王熙凤,是泼泼辣辣的一位女将。
但肉桂的辛辣感,并不是像辣椒一样的刺激感,它是一种极舒适的,包含在汤水里的尖锐感,像棉里藏的那根针,在啜汤的时候,悄悄露出头来,微微地刺你一下。
《4》
肉桂和水仙,相伴而生,是武夷岩茶里的哼哈二将。
他们如同将军,带领着武夷岩茶军团,冲锋陷阵,在中国的茶界里打下了辉煌的一片江山。
江山如此多娇,美味的茶汤,总是令人折腰。
愿大家在肉桂的香气里,水仙的醇厚里,度过一段喝茶的美妙时光。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