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师做的茶,为什么喝起来不如想象中那般美
TUhjnbcbe - 2025/2/22 21:36:0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一阵,刚学会喝岩茶的李麻花,特别迷恋名师大师的作品。

哪里一听到有大师的茶可以喝,下刀子她都会去。

有了这种一往无前的动力,那一段,她蹭喝了很多大师的茶。

为她这种蹭茶和追大师的热情所感动,问她,你喝了这么多大师的茶,感觉如何啊?

她沉思了半天,小心翼翼地说,也不怎么样。说完还有点落寞的样子。

“啊?大师茶还不好喝吗?”这下轮到我惊讶了。

她思考了半天,仔细地措词:“也不是不好喝,就是,感觉,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好喝。”

嗯,没有想象当中好喝。

“那你想象当中,大师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村姑陈发挥媒体人的本色,继续深挖。

她说:“总觉得应该是人间最好的味道,那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感觉。没想到喝过之后,觉得比较普通,心里很怅然。”

距离,会产生美。而想象,总是会美化一切。

就像那些网红冰淇淋,网红炸鸡,网红旅游景点,真的吃了,真的去了,也不过如此。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

大师做的茶为什么喝起来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想象,会美化爱情。当然,也会美化茶叶。

我们每次听说是大师做的茶,必定会惊为天人。自动脑补一番它是如何地“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然而,想象和现实,是有巨大差距的。

想象出来的口味,和真实的口味,也必定是大相径庭的。

就像听到淑玉这个名字,你肯定想到的是苏杭女子,温柔婉约,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然而,实际上,那个和我同窗了四年的淑玉,是一位皮肤黢黑,五短身材的刑侦系体育特长生。

就像你一听说是大红袍,马上想到的是一股古意,一股古老的茶树的劲道滋味。

然而,大师理解中的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要兼具岩骨花香,香清甘活与一身。

就像你一听说牛栏坑肉桂,联想到“淳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便以为这肉桂中的至尊宝,是香气极度张扬、汤水极度霸气、劲道尤其浓烈的,像老班章一样的茶汤。

然而,大师理解中的牛栏坑肉桂,是正岩肉桂的顶尖之作,它火功要足,香气要幽,汤水要柔,这才是传统正岩茶该有的样子。

就像你一听说老丛水仙,联想到的,是兰花香扑鼻而来,各种花香在盖子上和汤水里,反复变化和酝酿。

而大师理解的老丛水仙,是既要体现老丛的丛香,又要体现水仙的醇厚汤感,还要保护水仙那娇柔的兰花香。

看到了吧,你想象中的好茶,和大师理解当中的好茶,由于标准的差距,差异何止十万八千里?

故而,你喝到的茶,和你想象中的茶,完全不是同一款。

实际上,那你款想象中的大师茶,你从未在任何大师的作品里喝到过。

因为,它们可能都没有存在于这个世界,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中。

《3》

大师做的茶为什么喝起来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每个人的鉴赏能力不同。

我们每次听说选美冠军,总觉得是个惊世骇俗的大美人。

直到见了真人,才惊觉自己对美的理解太肤浅!

常规的价值观里,琼脂瑶鼻才算美,眼前的人只是普通姿色罢了。没承想人家选美,选的不仅是外在美,也要选内在美。

选美冠军,是内外兼具、拥有美好情操的人才能担当。

这内在和外在都要美的,必定,不是丰乳肥臀皮相令人惊艳的人间尤物。

这道理,跟大师茶,很类似。

喜欢大师茶的茶客,大多数是慕名而来的。更有大多数,是刚接触武夷岩茶不久的。

这些慕大师之名而来,又没有多少喝岩茶经验的茶友,他们总会把自己理解的“武夷岩茶”,套用到大师的茶上。

比如,有一些茶友,喜欢欣赏岩茶的花香,喜欢感受各种不同的岩茶品种,所释放出的各种不同的香气:兰花香,桂花香,茉莉花香,栀子花香,玉兰花香,七里香......

所以,一旦拿到大师的茶,心里就有十万只锣鼓在敲,哇,能喝到那些花香缤纷的茶了。

谁承想,武夷岩茶,是重水亦重香的。虽然斗茶赛的时候,按流还是先闻香再尝汤,但是,实际上,武夷山的茶人,还是喜欢水厚的茶,多过喜欢香气高扬的茶。

在做茶时,首先要考虑让水厚一点,顺滑一点,汤里有内容一点,其次,才考虑香气如何保持,保持多少,要不要发酵重一点带出果香来,等等。

可以想象,这位喜欢品尝各种花香的新茶友,在这泡大师茶里,必定喝不到她所想象的那些多变的、层次丰富的花香。

不但喝不到,可能,她还会觉得这款大师茶,不怎么香——水稠滑、厚实的茶,香气大多细幽,一般人,还真的喝不大出来。

《4》

大师做的茶为什么喝起来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因为火功。

前文提过,武夷山的传统,是焙到高火。就算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改良了,出现了轻火、中轻火、中火、中足火这些新类型,但焙给自己喝的,照样是焙到足火。

只有火功达到这种程度的武夷岩茶,才易久存。

只有火功达到这种程度的武夷岩茶,真正武夷山的茶人,才喜欢喝。

他们自已喜欢喝的茶,和卖的茶,火功还是有差别的。

外省的茶友,武夷山之外的茶友,甚至,武夷山茶人之外的茶友,喝到的武夷岩茶,大多是香气高扬霸道的轻火、中轻火、中火茶、中足火茶。平时适应的,也是这些中到轻的火功。

所以,在他们的理解里,武夷岩茶,就是这种火功的。武夷岩茶,就是这种风味的。

于是,在喝到大师茶的时候,便会大失所望了。

大师茶,起码是足火。多数大师自重身份,甚少做足火以下的茶——不耐存,若短时间返青,会影响大师的金字招牌。

可以想象,一个习惯了中轻火的茶友,一下子喝到足火,高火的岩茶,那感觉,简直醍醐灌顶。

大多数会忍着苦味和浓郁的“烟火”味,把茶汤咽下去。

然后,发自肺腑地发出咆哮:这哪里是武夷岩茶?这么苦!烟味这么重!

从中轻火到足火高火的距离,比牛郎织女之间的天河,还要宽阔。

《5》

大师做的茶为什么喝起来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因为冲泡。

每款茶,都有自己的特性。

每款茶,都有自己的独特风味,有的是香气好,多变,层次丰富,有的是汤水稠滑,内质浑厚。

冲泡它们的时候,便要先考虑清楚,你是想喝它本来的味道呢,还是想喝它更完美的味道,或者,想喝它最惊艳的味道。

它本来的味道,就是最朴实的那一面。

它更完美的味道,就是各方面表现均衡的那一面。

它最惊艳的味道,就是它的特点和长处,发挥得愈加淋漓尽致的那一面。

比如,一款肉桂,大师做它的时候,是把它做成果香型的,桂皮香比较细幽,汤水略厚。

那么,冲泡的时候,就要看茶友自己,想喝哪一种风味。

想喝本真的风味,就稍微慢两秒钟出水。

想喝各方面都均衡的味道,就正常出水。

想喝果香高扬的味道,就5秒快出水。

这样一来,喜欢香气的,香气保住了。喜欢汤水醇厚的,厚度保住了。喜欢均衡风味的,平衡感也找到了。

便不会出现,对大师茶失望的情况。

当然,如果喜欢香气的,反而长时间坐杯,闷着不倒出来,只会让香气越来越淡,而汤水越来越厚,让原本还尚符合自己要求的一款茶汤,变得离自己的标准越来越远。

变成自己厌恶的那一型。

《6》

喝大师的茶,要有平常心。

大师也是人,也会有失手的时候,当然,表现好的时候更多。

大师的茶,喝之前,先了解清楚这款茶的属性,冲泡规则,再泡它,便不容易因误解而失望。

当然,做为非大师的村姑陈,还是建议大家,除了追捧大师,也要把青眼和机会,多多地给村姑陈这样的“小师”。

我们年轻人,敢想敢做,偶有新招,大家总要给我们一些机会,让我们崭露头角。

喝村姑陈的茶,便不必有平常心了,欢迎各种挑剔。

喜欢,是好事。

不喜欢,也不是坏事。

当然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满意。

只要,我重视的你们,满意,便可。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师做的茶,为什么喝起来不如想象中那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