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岩茶课堂
丨作者:李麻花
《1》
午后得空,在群里和茶友闲聊。+的未读消息,往上一翻,七嘴八舌都在讨论春茶。
茶友张二哥说,今年的白茶已经开始采摘咯,就快要有新茶喝咯。
李麻花望了望身边的高山茶园,定睛看了看茶树。咦,瞎扯,高山白茶才发了0.5公分的茶芽,根本不符合采摘的要求嘛,不靠谱。
继续刷群消息,哟呵,有识货的,在聊岩茶呢。
讨论的主题,还真应景,茶友白毛藤正大吐苦水:“这个时候,喝岩茶最纠结了,不知道喝哪一种好。喝了几泡轻火茶,都返青了,各位大神有没有什么推荐的?”
哇,这个话题,麻花最有发言权了!
这个阶段,轻火岩茶就甭想了,要么返青,要么处于即将返青的临界点。喝起来,一股子青味,茶汤轻浮,没啥味道,和七八月喝到的状态,大相径庭。完全就是卸了妆的整容女星,那个脸僵硬的呀,都能吓死人。
作为一个“老家伙”,我从来不藏私,亮出我的库存。
中火黄玫瑰、中足火水帘洞黄旦、中足火慧苑老丛水仙、中足火牛栏坑水仙、足火龙头洞水仙……当然,还有若干泡中足火的牛栏坑肉桂,太珍贵了,舍不得喝。(寻思着最近喝掉,不然到时候返青了,真是哭都没地方找。)
羡慕嫉妒恨?别,我这是学习雷锋精神呢,直接告诉你能喝什么茶呢。
不贫嘴了。总结一下,在新茶上市前,我们能喝的岩茶,有两种。
《2》
第一种:去年的中足火(及以上火功)岩茶
第二种:陈茶
在这两种茶中,建议茶友们优选去年的中足火茶。陈茶嘛,还是算了。
根据麻花多年走访武夷茶区的经验,这陈茶,通常是当年卖不完的岩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累积下来的。(一不小心又曝光了陈茶的内幕,要被下血滴子江湖追杀令啦……)
陈茶,还有一个特点——反复焙火。
经过反复的炭焙,香型比较少,且火功较高,茶汤浓酽,一般茶友无法接受,要是天天喝,舌头会受不了。
哎,心疼这些陈茶,库存成本高,又不好喝。熬着熬着,还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整天被人嫌,可怜。最后只能被当成肥料了。
对比之下,年年底才焙过火的岩茶,到年3月份喝,火已褪,品种香、地域香、工艺香凸显,香气高扬,茶汤醇和,市场接受度高,茶友更喜欢。
这里,麻花要教列位看官一个技能——如何辨别中足火岩茶,可别一个不小心,被茶掌柜用陈茶忽悠咯。
《3》
辨别中足火岩茶,可从五个方面入手。依次是条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辨别中足火之看条索
中足火岩茶,条索紧结、卷曲。
因吃火高、足、透,条索颜色整体呈现为深色(属于棕色系)。
若要细说颜色,主要有栗色、黧色、檀色。整体颜色看起来,有点像煮熟的板栗壳,铮亮铮亮的。
采用传统炭焙的中足火岩茶,表面会带有白霜,因吃火透的缘故,还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蛤蟆背。
辨别中足火之闻香气
中足火岩茶的香气,从干茶香开始,就与众不同。它的焦糖香更加明显,还会微微带有窖香。如果非要比拟的话,那就是大白兔奶糖的甜香。
大多数中足火岩茶的盖香,比较单调,香型变化较少。
像是肉桂这类茶,也就在桂皮香、果香之间切换。慧苑老丛水仙的香气稍多些,丛香、兰花香、木质香、粽叶香……与轻火岩茶相比,还是稍显单一。但也有一些意外。
如中足火的水帘洞黄旦,它的香型变化,丝毫不逊色于轻火茶。在水帘洞黄旦的盖香里,我能闻到栀子花、桂花、含笑花、白兰的香气,仿佛一座移动的花园,能满足我们对花香的所有想象。
加上汤水醇、稠、厚、滑,简直完美地无法挑剔。若非要说一个缺陷,那就是产量有限,品种不如肉桂那般有先天优势。
辨别中足火之观汤色
焙成中足火的岩茶,不仅仅条索的颜色变深,冲泡过后的汤色也有明显变化。
中足火汤色,多为琥珀色、胭脂色、红褐色等,色泽深。
与轻火茶的金黄色、橙黄色有鲜明的色差,一眼可辨认出火功程度。
与陈年岩茶相比,也存在明显的色差。陈年岩茶的汤色,像酱油色,不如当年的岩茶来的透亮、清爽。
辨别中足火之品滋味
中足火岩茶的滋味,可用厚、醇、稠来形容。
经过较高温的烘焙,岩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多糖等物质进一步发生变化,茶汤变得更加醇厚、柔和、稠滑。
经过更高温度的烘焙,岩茶蜕变地更加有内容物。好似饱经风霜的人,更有阅历,处事老辣。
如果说轻火茶给人的感觉是张扬跋扈的少年,那中足火岩茶则是一位处事圆滑的中年男人,行事缜密,让你挑不出毛病。
辨别中足火之看叶底
经过冲泡,中足火岩茶条索吸水后(也称之为叶底)渐渐舒展,制作工艺好的岩茶,叶底柔软、有光泽,好似一匹绸缎,摸着顺滑,妥帖。
因焙火透,中足火岩茶的叶底,可见蛤蟆背。这些蛤蟆背,吸饱水,好似一颗颗小气泡,鼓囊囊的。
要是陈年的岩茶,叶底就不会有这般软亮、鲜活的特征,在常年的焙火下,叶片难免有些老化,呆板。
要辨别中足火岩茶,一点儿也不难。在一堆黑人里要找出一个白人,可不是一眼就看穿么。
按照麻花分享的方法来,买到中足火岩茶轻而易举。
《4》
新茶上市前,能喝什么岩茶?
请大胆说出答案:去年年底焙的中足火茶!
要想知道更详细的答案?
那当然是中足火的牛栏坑肉桂、中足火的牛栏坑水仙、中足火的慧苑老丛水仙、中足火的水帘洞黄旦……哎呀,茶太多了,数不过来。
要是您修炼过忍术,能够按捺住对岩茶的渴望,那倒是可以再等等,掰着手头数数,也就三个多月,就能喝到新茶。
转头看看现在的武夷山茶园,春意盎然。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