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为中医名词术语。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称为肾阳虚证。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
引起肾脏阳气虚衰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身体阳虚累及肾脏阳气虚衰;2.年高肾亏,肾脏阳气虚衰;3.久病伤肾,肾脏阳气虚衰;4.房劳过度,耗伤肾阳。艾是纯阳之物,具有温通阳气,活血化瘀,祛湿扶阳的作用,可以调理肾阳虚的各种身体不适状况。
1: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现代研究证实,按揉或艾灸关元穴后,可通过调节内分泌达到调理泌尿、生殖系统的目的。
2: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又名脐中,属任脉。作用是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3: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常艾灸此处能够增强肾功能,调理腰痛、肾脏的常见问题。
肾阳虚常艾灸这些穴位,还可使人精神饱满、体力充沛、面色红润等。此外,冬日里肾阳虚可以多吃些羊肉、鸽子、韭菜、鹿茸、肉苁蓉、肉桂等食物,配合艾灸进行食补效果更好。冬天小寒后正是艾灸补阳的好时机,建议大家不要错过。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