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神农本草经》
玉桂,牡桂,菌桂。
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
辛、甘,大热。归脾、肾、心、肝经。
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用于阳虚所致之阳痿、宫冷不孕、心腹冷痛、寒疝腹痛、闭经、痛经、阴疽、胸痹;及虚阳上浮所致之发热、咽痛、虚喘等。
1.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肉桂3g,粳米50g,红糖适量。先将肉桂煎取浓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后,调入肉桂汁及红糖,同煮为粥。或用肉桂末1~2g,调入粥内同煮服食。一般以3~5天为一疗程,早、晚温热服食。(《粥谱》)
2.小儿遗尿:肉桂末适量,雄鸡肝1具,等分捣烂,丸如绿豆大,温汤送下,日3服。(《万病回春》)
3.产后腹痛:肉桂末适量,温酒服约1g,每日3次。(《肘后备急方》)
4.心腹冷痛,胸痹,饮食不下:肉桂末50g,粳米g,将米淘净,煮粥至半熟,次下肉桂末调和,空心服,每日1次。(《养老奉亲》)
5.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公鸡1只,去皮及内脏,洗净切块,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生姜6g,砂仁、丁香、良姜、肉桂、橘皮、荜茇、川椒、大茴香各3g,葱、酱油、食盐适量,以文火炖烂,撒入胡椒面少许。酌量吃鸡肉饮汤。(《中国药膳大全》)
煎汤、羹粥,1~5g。
含挥发油(桂皮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另外含肉桂醇、肉桂醇醋酸酯、肉桂酸、香豆素、黏液、鞣质等。
1.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冠状动脉及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等作用;
2.促进肠蠕动,促进消化道分泌,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痉挛性疼痛;
3.对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阴虚火旺,内有实热,血热妄行之出血及孕妇忌用。
END
说明:文章内容摘自《中医药膳学》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