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滚元宵
淮河以北的人,元宵节一定要吃上一碟热乎乎的元宵。因为北方气候干燥、白天日照时间长,食物容易保存。所以都是将元宵馅料提前准备好,然后在自家的屋顶院落里面晾晒,然后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元宵节当天将馅料放在糯米粉上滚动,然后放入锅中煮熟就可以入锅了,这样的元宵吃起来特别的果腹,有一种北方的豪气与粗犷。
南方包汤圆
长江以南的人,元宵节一定不能错过一碗暖和和的汤圆。因为南方气候潮湿,元宵前后又是雨季,食材不宜保存。所以汤圆都是当天制作,糯米粉和水不同的比例,都会产生不同的风味,因此家家的汤圆都自成特色。元宵节当天,汤圆里面加上芝麻、肉桂、白糖,然后放进沸腾的热锅。趁热捞起,虽然吃起来烫烫的,但是里面馅料却是温度刚刚好,吃起来有一种南方特有的精致和甜蜜。
除了元宵和汤圆
南北方的元宵节还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北京赏灯:老北京,通常会用前一年攒下的麦秸、草垛、竹子制作成各式花灯,放在街上供全城的百姓欣赏。赏灯的习俗在沿袭中,慢慢加上了现代的元素,灯光表演开始故宫点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山西表演:老山西,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三天,民间艺人会走向街头,为大家免费表演变脸、戏剧、杂耍、花船,为节日增添热闹的氛围。沿袭中,场地慢慢变的固定,从街头走向剧场。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安徽火把:老安徽,每逢元宵佳节,就是农村孩子的天堂。孩子会留心找出家里的扫帚,然后用自己的炉火点亮,然后走到村头的老树下,这时整个村子都被火把点亮。时代演变,孩子们不再撂火把,但一个村子的孩子聚在一起的习俗却留了下来。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河南祭祖:老河南人,元宵节一定要去先辈的坟前,将自己扎的灯笼,放在墓前任其燃烧尽,以表示对自己祖宗的尊敬。虽然现在不再燃烧灯笼,但是祭祖的传统却留了下来。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江苏求子:老江苏人,元宵节这天,会给新婚的妻子送上送子观音,来祝愿早生贵子。百子桥更是大家争先恐后要抢的好兆头。新时代,人们依旧会习惯给刚出嫁的姑娘送上祝福。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