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夏日炎炎,蝉鸣不休。
正午时分,人乏心浮。
熏风吹拂,花鸟倦怠。
一丝难得的清凉,藏在深山里面。
清风从林间吹来,掬起一捧清冽的甘泉。
山中空净万里,水中蛙声一片。
夏日的骄阳哪怕再烈,溪水随风而动,慵懒的夏日自有清凉。
高温闷热的夏季,暑热难解。
伴随着气温的日渐升高,南方盛夏已不远。
茶圈里冷泡茶的话题,再度升温。
那究竟,六大茶类里哪些茶适合冷泡呢?
《2》
传统的茶,可以分六大类。
分别是绿,*,白,青,红,黑。
每一种不同的茶,对应不同的风味。
在这背后,适合的泡茶方法千差万别。
喝绿茶尝鲜,玻璃杯泡最好。
可以赏汤色,品滋味。
但换作了白茶,则最好是用盖碗冲泡,更能完整客观的展现好茶的色香味。
然而,提到冷泡法,却是一种新潮的喝茶方式。
冷泡,顾名思义是用常温的冷水,甚至于低温的冰水泡茶。
这与传统的热水泡茶、喝茶方式,截然不同。
冷泡茶对茶叶的最直接影响,在于水温明显不足。
水温不够高,不够热,不够沸,直接的影响是很难释放出茶叶内部的深层次滋味。
特别是茶叶当中的高沸点物质,根本激发不出来。
故而,冷泡出来的茶汤,往往不够香,汤感也不够醇厚饱满。
另外,受到水温不足的影响。
冷水泡茶,对茶叶的内质影响有限,短时间内很难有充足的茶味浸出。
所以,冷泡一壶/一杯茶,所需要的泡茶时间比较长。
普通的玻璃杯泡茶,热水只需一、两分钟便能激发出充足茶味。
而换作冷水泡茶,整个的泡茶时间,需要拖延到一两个小时,甚至更久。
不过,恰恰因为冷水泡茶,水温不足的特点。
导致冷水泡出来的茶汤,存在一个共同的优势——不容易泡苦泡涩。
这点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因为茶叶内部的充沛物质,压根没有被激发嘛。
那么回到今天的话题,六大茶类里哪些茶适合用冷泡呢?
《3》
部分绿茶,红碎茶,适合冷泡。
冷泡茶,在冲泡时不使用热水或沸水。
而是将茶叶浸泡在常温水中,泡茶数小时,使得茶叶内部的可溶性物质缓慢溶出。
或者有部分茶友在冷泡茶时,会将其放置在冷藏箱内冲泡,泡茶的水温远低于常温。
结合冷泡茶的特点,它适合冲泡苦涩味含量高的绿茶,或者是红碎茶。
绿茶,属于六大茶类里的不发酵茶。
制茶初期经历了关键的杀青步骤(蒸青、炒青、晒青等),杀青过后的绿茶,内部的多酚类物质停止了氧化。
于是,绿茶能够保持绿叶绿汤的特性。
然而在部分绿茶当中,受到产区环境,茶树品种等诸多因素影响,茶叶内部含有较高数量的多酚类、咖啡等物质。
茶多酚,味涩。
咖啡碱,味苦。
当茶叶内部的苦涩物质含量偏高时,用常规方式冲泡出来的茶汤,容易苦和涩。
因为在高水温的前提下,绿茶内的风味物质会较多释放。
而茶叶内的维生素等养分,容易受到破坏。
而换成用冷泡的方式,可以减少多酚类,咖啡碱类物质的释放。
从而,这部分绿茶在冷泡的进程中,茶汤不容易泡苦泡涩。
相对而言,风味更佳出色。
我国的红茶,按照不同的工艺特征区分,可以分为三类。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其中,适宜用冷水泡的红茶是最后一类。
红碎茶,业内又称为分级红茶。
是国际市场贸易的主要品种,也是最大宗的消费产品。
作为茶叶标准化生产的主流产品,红碎茶的市场普及率高。
由于红碎茶的特殊性,茶叶条形切成了短小而细的碎茶。
于是,红碎茶在冲泡时,茶味物质释放更快。
用常规的热水/沸水冲泡,红碎茶泡出来的茶汤,易浓重和苦涩。
而换成冷水冲泡,那么可以更好的控制茶汤的浓淡度。
冷水泡茶的进程中,茶味物质的浸出速率较慢。
而条形经过切碎的红碎茶,茶味物质释放快,用于冷泡茶或冷泡调饮的优势更明显。
冷泡出来的茶汤,相较于市面上的新式奶茶、茶饮料。
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含糖、不含添加剂。
冲泡方便简单,新潮时尚,健康,适合年轻一类的消费群体。
但除此外,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好茶建议还是用传统热水冲泡,才不会浪费。
《4》
六大茶类里,绝大部分茶叶都不适宜冷泡。
品质好的名优绿茶,冷水冲泡下无法展现完整的茶叶香气。
另外,清新清鲜风味为主的名优绿茶,在原料出色,工艺出众的情况下,苦涩物质含量少。
高品质的绿茶,建议用玻璃杯泡,沸水冲泡。
唯有水温足够冲泡,才能更好的释放茶叶内部的高沸点香气。
*茶,茶圈内以*芽茶出名。
君山银针、蒙顶*芽、霍山*芽等。
*茶的加工,与绿茶相似,但经过了一道特殊的闷*工序。
就整体的风味而言,口感爽口,香气层次丰富。
风味别致的*茶,简单用冷水泡,无法泡出核心的完整风味。
白茶,是近年来的茶圈热门,适合用沸水冲泡。
哪怕是以肥壮芽头著称的白毫银针,囿于通体白毫密披,芽头内部的层次多。
故而,白毫银针的芽头具备一定的防水性。
如果泡茶的水温不足,很难将内部的芽头浸透,释放出充足的内在物质。
以毫香物质,养分充足,氨基酸含量高著称的白毫银针,沸水冲泡效果最好。
而换用冷泡的方式,无疑太过于浪费茶味!
青茶,又称乌龙茶,派系众多。
以闽北乌龙里的武夷岩茶为例,它根本不适宜用冷水冲泡。
岩茶的加工,经过了焙火。
经过高温炭焙的岩茶,风味独特,拥有工艺香,内部拥有不少高沸点的香气。
与此同时,不同山场环境出产的水仙、肉桂,大红袍,还具有不同的山场气息。
用冷水泡茶,无法展现岩茶的细腻风味变化。
岩骨花香,香清甘活,色香味醇的独到风味,难以呈现。
经过焙火的岩茶,适宜的泡茶水温,有且仅有沸水!
红茶,发酵程度较高。
武夷山,除了岩茶出名外,红茶的发展也不错。
当地的桐木村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就诞生于此。
同时,也是金骏眉的出身地。
传统风味的正山小种,经过了独特的烟熏工序,具有松烟香、桂圆香等独特香型。
香型层次丰富,花香高雅,汤感清新明丽的正山小种,建议用高温的沸水冲泡。
冷水泡茶,永远无法达到极致销*的茶汤状态。
黑茶,分支众多。
以熟普为例,云南当地大叶品种制成的熟普,叶片较大,滋味感强。
经过系列的加工制作后,熟普具有汤感醇厚,茶汤厚实等风味特征。
经过多年的仓储陈化,茶味甘醇的熟普,如果泡茶水温不足,根本实现不了足够的滋味。
用低温或常温的冷水冲泡,根本就是乱弹琴。
《5》
浓荫夏日,空气中充满了燥热。
这时候,很多茶友会选择用一杯茶,祛暑解热。
出于夏日高温的考虑,很多人会觉得冷泡茶的解暑效果,要比传统的热茶要更好。
其实并不是。
冷泡茶,只能起到一时的物理降温作用。
当人体在摄入冷茶,或者是专门冷藏过后的茶汤时。
因为茶汤的温度,低于体温。
所以茶汤喝入后,身体处于外热内冷的状态。
这会导致身体表层的毛孔收缩,影响汗液的及时排出。人体自身的散热受到影响。
而如果是肠胃功能不好的朋友,在喝入冷藏时,胃部容易受到刺激。
从而导致胃痛、腹泻等问题。
夏天消暑,不建议一味贪凉。
对于年轻群体而言,夏日喝冷饮、喝冷泡茶,无伤大雅。
因为相对而言,年轻人的血气会更加充足,脾胃功能更好。
但对于年龄较大的群体而言,喝冷饮不利养生。
相对而言,夏天还是喝热茶更舒心、解暑。
温度适宜的茶汤饮下后,可以促使体表的毛孔舒张,舒畅的发一场汗。
伴随着汗液的流出,人体可以很好的散热,从而感受到真正的清凉。
心静自然凉,身心舒坦。
从这点看,夏天喝热茶解暑效果,可要比冷泡茶的效果更好。
《6》
立夏过后,春已逝,夏到来。
冯延巳写:风乍起,吹皱一湖春水。
简单的一句词,赋予了春风无限情意。
夏天的风,轻轻的吹着。
夏风不比春风柔情,但却多了几许清凉。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做南来一味凉。
炎炎的夏日里,一杯好茶,藏着清冽解暑的妙方。
好茶的内部,拥有丰富的养分物质和芳香物质。
不论是绿茶、*茶、白茶、乌龙茶,它们都含有不少让人清心静气的有益成分。
泡茶时,若是水温不足,直接冷水泡茶。
无法让茶叶内的有效成分,快速释放。
泡好茶,水温越高,释放出来的茶味更精彩!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