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到了十二月,宜喝热茶驱寒。
正所谓,岁寒有清欢,拥炉待茶烟。
北方的风雪已至,大雪初霁,天地间留白一片。
此时,闲坐屋内,按北方人的说法是“猫冬”。
按陆游的写法,“我与狸奴不出门”。
宅在屋里,准备煮茶的炉,摆上一个侧把壶。
注水,烧沸,投茶,煮茶。
忽而茶香袅袅逸出,倒出滚烫的热茶,待稍凉后饮入。
喝一口,留香在唇齿间。
绵柔细腻的热茶,温温热热,尤为暖心。
寒夜客来茶当酒,是特别温馨的画面。
谈笑间,摆起杯盏,煮上热茶,围炉夜话。
哪怕是独自一人,冬夜里守着暖炉,喝着热茶,也特别舒心。
窗外寒风呼啸,室中则一人,一炉,一闲书。
冬日漫漫,煮上一壶热腾腾的茶,能够很好的消磨时光。
不过,提到煮茶喝,在很多茶友的印象里面。
除了绿茶*茶不适合煮外,六大茶类的其它茶。
包括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在内,统统都能煮着喝。
到底这样的理解,是对还是不对呢?
《2》
红茶,适合煮着喝吗?
一般不煮。正儿八经的喝红茶,不需要煮茶。
红茶的分类,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论整体风味看,红茶的发酵程度偏重,茶汤鲜醇清甜,花果香明显。
喝茶时,遇到鲜醇风味的优质红茶,泡茶要比煮茶体验更佳。
比如,滋味鲜爽的桐木花香小种。
比如,具有“桂圆汤,松烟香”传统风味特征的正山烟小种。
比如,喝一泡花香清雅,甜香盈盈的九曲红梅。
泡茶喝,更能喝到一泡红茶的清香淡雅,柔顺细腻,爽口鲜醇风味。
从国内的喝茶主流看,煮红茶远不如泡茶普及。
除非是调味茶,调饮茶当中,才会出现煮红茶的身影。
新式茶饮里,常用煮过的红茶作为茶底。常见有进口的锡兰红茶,印度红茶,台湾的红玉红茶等。
因滋味浓烈,香气馥郁,所以它们常被煮茶浓缩后,作为茶底调味。
而港式茶饮里,柠檬红茶颇为流行。
用煮过的浓缩红茶,调上新鲜的柠檬切片,由此碰撞出不一般的滋味。
这些用于调味的红茶,大多以红碎茶常见。
煮茶时,滋味浸出快,茶味浓酽。
加入柠檬,牛奶,肉桂粉,芝士等,刚好可以调整风味。
然而,话虽如此,好茶一般不推荐调味,而是清饮为好。
喝红茶,煮茶并非主流。
好茶,清饮不加料式的冲泡,体验到的茶味方为珍。
《3》
所有的白茶,都适合煮茶?
当然不是。
煮白茶,适合煮有年份的茶,新白茶不适宜煮。
从白茶本身的特性说起,白茶的加工过程,极尽天然。
不揉捻,不杀青,不焙火。
总之,茶叶内部的天然物质,没有遭受过多的折腾,能够更好的保留下一款好茶的原本滋味。
伴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白茶内部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逐渐转化后,风味日趋温和。
从而,也就更适合煮着喝。
如果直接煮新白茶,从茶味体验看,完全适得其反。
新白茶的风味,以清新鲜美,清爽鲜香为主。
泡着喝,茶汤清润鲜爽,茶香清雅灵动。
而煮茶喝,不仅会破坏新白茶本身的清新风味,香气滋味上的“鲜美”表现,均打上折扣。
同时,还会让煮出来的茶汤,滋味偏苦,茶味略涩。
总而之,达不到理想的清甜,顺滑,细腻,绵柔汤感。
这一切,还得让好茶经历岁月的慢慢历练后,方能够呈现。
若想煮出一壶好喝的白茶,必备的条件是。
1.茶叶品质出色,内在的茶味物质丰沛;
2.白茶的储存时间不低于一年,整体的风味物质发生陈化,更加温和;
3.煮茶方式要正确,避免长时间煮茶,反复熬煮。
参照前不久刚在视频内容里提及的煮茶方法,煮出一壶甘润醇美的茶汤,易事一件。
《4》
喝乌龙茶,按功夫茶式的泡法最好。
六大茶类里的乌龙茶,别称青茶。
按不同区域的分类,主要可分四大派系。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等)。
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
广东乌龙:凤凰单丛。
台湾乌龙:文山包种,东方美人茶。
但不论是哪一种乌龙茶,在喝茶方式方法上,还是选择“冲泡”的方式为好。
并且,最好是用喝功夫茶的做法,用盖碗/小壶泡,沸水冲泡,逐次出汤,慢慢品尝。
一锅煮的方式喝茶,远不及用泡功夫茶式的喝法,来得精细与讲究。
在每一冲注水,泡茶,品尝之间,能够感受不同冲泡次数下,一款好茶的完整风味变化。
喝乌龙茶,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煮茶。
像是轻火型的武夷岩茶,清香型铁观音等,它们尤为注重茶香风味的表现。
花香馥郁,兰香动人,才是它们的主打卖点。
用于煮茶,反而会破坏它们的清香,茶香层次丰富的特点。
不过,话虽如此,但遇到一款品质出色,耐泡度高的乌龙茶时,同样可以考虑煮茶。
不过这里的“煮”,并非直接煮干茶,而是煮已经泡开的叶底。
用茶夹将盖碗内的叶底,拨到煮茶壶内,开火加热。
直至茶汤烧沸,煮出汤色,一壶好茶便成。
对于已经泡过多次,茶味已经被泡淡的乌龙茶而言。
用持续加温煮茶的方式,还能煮出1-2壶茶汤。
凭此,充分利用每一分的茶味精彩,一次性喝茶喝个尽兴。
先泡茶,后煮叶底,不失为冬日饮茶的乐趣!
《5》
煮黑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
六大茶类里的黑茶,包含有茯茶、六堡茶、安化黑茶,青砖,熟普等。
主产区分布在陕西,广西,湖南,湖北,云南等地。
黑茶的加工,基础步骤包括有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特定工艺。
渥堆,是黑茶加工独有的步骤。
经过渥堆发酵后,能够加重黑茶的发酵程度,并借助特定微生物作用,形成黑茶的独特色香味。
基于黑茶的特点,它在适宜的存茶条件下,可以做到长期储存与转化。
在喝茶的方式方法上,煮黑茶,同样较为常见。
尤其像茯砖、黑砖、青砖茶等,煮茶更能释放出茶叶的内在滋味。
在边疆地区,煮黑茶是一种很流行的方式。
比如,藏族地区的朋友们,煮的酥油茶。
先将硬邦邦的砖茶,撬出一小部分后,加入适量清水煮沸。
一直煮至汤色变酽,加入少量食盐,再加入酥油。
经过混合后,将茶水过滤至壶内备用,随喝随取。
比如,煮具有草原特色的传统奶茶。
同样将经过紧压的,具有陈、醇特点的砖茶,撬出部分后。
先将茶汤煮至浓酽,再添入牛奶,加入少量食盐调味等。
总之,从各地煮茶的方式方法看,煮黑茶颇具地方特色。
除了茯砖,青砖等紧压过的黑茶外,对六堡茶,熟普等,在大多数的饮用选择上,同样以冲泡更常见。
《6》
到了十二月,时间的车轮已经悄然滑过了今年的末端。
日历本上剩下来的日子,所剩无几。
最近的天气,阴天为主。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四野里,一派阴沉苍茫。
前些日子,刚搭配的一束玫瑰,在素烧花瓶里逐渐枯萎。
十二月,盼望着第一束寒梅的到来。
换上一枝斜梅入瓶,又能有一段不同的味道。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插梅花,煮热茶,热气腾腾的迎接冬天到来。
煮茶,选对了茶。
便能煮出甘润顺滑的茶味,给阴沉的冬日带来亮色!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